PE2
PE2(个人编辑器2,英语:)为1980年IBM出产,于PC-DOS或MS-DOS电脑系统适用的个人文书编辑商业软件。它的特点是由幕后操作,全屏幕编辑,可同时打开四个窗口与20个文本档,并在窗口与文本档间进行切换做文本编辑。
![]() | |
开发者 | IBM |
---|---|
首次发布 | 1982年[1] |
操作系统 | PC DOS, DOS/V |
平台 | IBM PC compatible |
类型 | Text editor |
许可协议 | Proprietary software |
虽该软件文本输入上有许多限制与不友善,使用键盘操控光标(无法使用鼠标)且编辑指令繁多。不过因操作简易、容易入门且可自定功能键,因此于1980年代的DOS环境下,颇受欢迎。事实上,该「个人编辑器」的文书输入软件有许多版本,如PE,PE2或目标成为编程环境增加内置指令的PE3等等,不过以PE2版本最为著名。
1980年代的台湾,因为PE2可以与正体中文字体兼容,且可轻易结合倚天、仓颉等当时的中文系统共同于个人电脑工作,因此PE2是1980年代台湾个人DOS环境下最为风行的文本编辑软件。不但如此,之后还出版了各种不同的仿效软件,功能各有其加强之处,如慧星一号、汉书等。
在1980年代的中国大陆,PE2是联想汉卡配套的一个字处理编辑软件,因联想汉卡实现了在EGA(640*480)的分辨率下显示28行,其中25行为屏幕内容,3行提示行,其他软汉化的软件支持显示不好,而英文软件又不能支持汉字,所以PE2也十分流行,在当年的《联想世界》上还有多篇文章讨论过PE2的应用问题。
一组典型的PE2应包括PE2.EXE(主程序档)、PE2.HLP(求助文本档)、PE2.PRO(定义与宏档)。当时PE2的宏写作成为扩充PE2的必要知识。PE3的宏档甚至加入调用外部编译器的能力。部分仿制品如汉书,它的宏能力已经可以作为Script用途使用。
衍生软件
- DW2
- 约1980年代末期萤圃公司发行,未经原出版者IBM授权,以PE2原本的运行档,修补其运行档,使其更适应BIG5码的编辑环境,并改名为DW2。
参考数据
- 戴建耘、陈咏卿,《国民中学信息与电脑应用》,1994年,松岗
- 罗志明,《国中电脑》,1994年,仁林
- 李宽,《联想世界》1989年第6期,“方便PEII与其它实用进程使用的几点体会”
- . PC Magazine. 5 January 1983, 1 (9): 32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Google Book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