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級裝甲艦

P級裝甲艦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它們為德国级装甲舰的後繼艦。設計工程起於1937年,並持續到1939年結束。至少有9艘具備了相當細密而完整的設計。最後的設計是配備2座三聯裝砲塔共6門280公釐高速艦砲,如同先前的德國級。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並將預定建造的12艘艦隻命名為P1至P12號。它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概况
使用者 納粹德國海軍
前级 德国级装甲舰
次级 O級戰鬥巡洋艦
规划数 12
完成数 0
取消数 12
技术数据
艦型 Panzerschiff Kreuzer P Class cruiser
排水量 23,700公噸(設計上)
全長 230公尺
全寬 26公尺
吃水 7.2公尺
動力來源 12 MAN 9汽缸柴油引擎(165,000匹馬力)
速度 33節[1](極速)
續航距離
  • 25,000海浬(13節)
  • 15,000海浬(19節)
武器裝備
  • 6 x 280公釐主砲
  • 4 x 150公釐副砲
  • 4 x105公釐防空砲
  • 4 x 37公釐防空砲
  • 6 x 533公釐魚雷發射管
装甲
  • 砲塔:80至100公釐
  • 船側:40至120公釐
  • 甲板:70公釐
  • 魚雷防護帶:30公釐
艦載機 2 x Ar 196水上侦察机
飞行设施 2 x 蒸氣彈射器

儘管這些船艦已下單到各造船廠,工程卻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過早爆發而停擺,建造計畫隨之流產[1]

設計

性能數據

P級裝甲艦在水線上為223公尺長,全艦230公尺長、船幅26公尺、吃水有7.2公尺的設計;最大吃水高度為8公尺[2]。它們還添加了縱向鋼架樑型結構,並主要使用焊接技術建造;還有13個隔間水密艙(watertight compartment)和一個方形艉(transom stern)[3]以及2座蒸氣彈射器和2架Ar 196水上侦察机[2]

P級裝甲艦設計裝載12座MAN製9汽缸V型複動雙程柴油引擎,並預計將提供共165,000匹馬力的動力,每分鐘轉速達250圈。引擎配置為3座一組,共4組,每組各接4個輪軸,每個軸接一個直徑4.3公尺的螺旋槳。艦體設計可搭載3,600公噸的油料,但能夠儲存多達5,000公噸。巡洋速度為13節時可航行25,000海浬,而19節航速時則降到15,000海浬[2]

裝甲與武器

裝甲使用的材質是克虜柏滲碳鋼,但在其設計上並未完全採用,僅有保護重要部位處使用。主甲板裝甲約有70公釐厚,另外還有100公釐厚的傾斜裝甲。上部甲板約20公釐厚,保護兩座主砲塔的裝甲厚度約在80公釐至100公釐間。船側裝甲為120公釐厚,為全船防護最重地區。其他較不重要處裝甲很薄,約為40公釐厚,甚至部份還僅有14.2公釐厚而已[4]

該艦的武裝為2座三聯裝砲塔上的6門280公釐速射艦砲,船前後各一座砲塔。該艦砲不確定是否與前級德國級280公釐SK C/28艦砲相同,亦或有不同之設計。艦上還裝有4門150公釐/L55副砲在2座雙聯裝砲塔上,該砲塔配置於船身中線,同樣前後各一座。船前的280公釐砲塔原設計替換掉船前的150砲塔;但此構想後來被推翻,成了船前後各一座的佈局[2]

該艦的150公釐雙聯裝砲塔是與俾斯麥級沙恩霍斯特級同一類型的Drh L. C/34砲塔。該砲塔仰俯角為-10度至40度,最大射距為22,000公尺。150公釐的副砲每分鐘可發射6到8發的45.3公斤重彈藥,炮口初速為每秒875公尺。該砲彈使用的是雙發射裝藥:每個黃銅彈體內都有14.15公斤的RPC/38前火藥包與23.5公斤的主火藥包[5]

P級裝甲艦也裝有少量的防空砲,共4門的105公釐/L65高角度射砲和37公釐的高射砲[2]。105公釐砲可發射2種砲彈:58.4公斤重的高爆彈和51.8公斤重的燃燒彈。這兩種彈藥僅使用單一的11.46公斤RPC/32裝藥發射。該砲可仰至80度高,可射擊12,500公尺遠的目標[6]。該艦還另有6門533公釐的水下魚雷發射管[2]

下訂與取消

1938年3月至1939年12月這段期間,船艦設計師至少擬定了9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各設計有不同的船體尺寸和武裝,有些還有如裝載3座三聯裝280公釐砲塔此類特別設計[1]。起初,有12艘船以P級設計為基礎下單建造,這些船艦暫定命名為P1至P12,建造工程交由多間德國造船廠來完成,包括基爾德意志造船廠漢堡布洛姆-福斯威廉港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然而,Z計畫接其建造規模縮減,最後變成僅建造8艘。第一艘船的龍骨原定於1940年2月1日鋪設。但是,1939年7月27日批准的Z計畫修订版將P級裝甲艦從建造項目中屏除,由O級戰鬥巡洋艦取代之[2]

相關條目

資料來源

  1. (PDF). [2010-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4-24).
  2. Gröner, p. 64
  3. Gröner, p. 63
  4. Gröner, p. 63–64
  5.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 November 2008 [2 June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1).
  6.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6 January 2009 [2 June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6).

參考書目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