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NTech

BioNTech SE德语发音:[ˈbaɪɒnˌtek]NASDAQBNTX)被译为生物新技术公司拜恩泰科[2][3],是一家位于德国美因茨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和生产针对特定患者的治疗严重疾病的有效免疫治疗[1]。 它开发基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候选药物,用作个体化的癌症免疫疗法,传染性疾病的疫苗罕见病的蛋白质替代疗法,以及工程化的细胞疗法,新型抗体小分子免疫调节剂作为癌症的治疗选择。

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
公司类型欧洲股份公司 编辑维基数据
股票代号NASDAQBNTX
ISINUS09075V1026
成立2008年6月2008-06
代表人物
总部 德国美因茨
营业据点数5
产业生物技术
服务免疫疗法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
营业额108,589,000 欧元 (2019年) 编辑维基数据
−181,518,000 欧元 (2019年) 编辑维基数据
−179,172,000 欧元 (2019年) 编辑维基数据
资产797,647,000 欧元 (2019年) 编辑维基数据
资产净值493,492,000 欧元 (2019年) 编辑维基数据
所有权者AT Impf 编辑维基数据
员工人数1,323
网站biontech.de
备注SEC报告[1]

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静脉内给药的基于mRNA的人体治疗剂,可将基于mRNA的个性化癌症免疫疗法带入临床试验并创建自己的生产工艺[1]

历史

成立(2008–2013年)

2008年,土耳其裔德国肿瘤学免疫学领域的科学家乌尔·萨欣与妻子厄兹勒姆·图雷西[4],以种子投资1.5亿欧元[5],于德国美因茨创立名为BioNTech的生物技术公司[1][6],该公司在中文地区被翻译为「生物新技术公司」。该公司的活动专注于个性化癌症免疫疗法的技术和药物的开发和生产。2013年,生物化学家卡里科·卡塔琳(Katalin Karikó)加入了BioNTech,担任高级副总裁[7]

发展(2014–2019年)

在2014年至2018年之间,BioNTech发表了许多有关mRNA机制的研究结果[8]

2018年8月,BioNTech宣布已与美国辉瑞公司展开合作研究,以开发基于mRNA的流感疫苗[9]。 根据该协议,在BioNTech完成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后,辉瑞将全权负责基于mRNA的流感疫苗的后续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2019年9月,生物新技术公司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了有关预防艾滋病毒结核病感染与相关疾病疫苗开发,探索免疫疗法的协议[10]

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2019年)

自2019年10月10日起,BioNTech及其新成立的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北美总部,已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以股票代码BNTX[11]公开交易为美国存托股份(ADS)。 BioNTech能够通过IPO筹集1.5亿美元的总收益[12]

商业活动

辉瑞–BioNTech COVID-19疫苗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

2020年,BioNTech与辉瑞公司合作开发了用于预防COVID-19感染的RNA疫苗BNT162b2,其临床试验的功效达95%[13]。2020年12月2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对BNT162b2疫苗授予临时人类药品法规授权。这是有史以来第一种授权的mRNA疫苗。几天后,该疫苗在美国[14],加拿大[15],和瑞士[16],也获得了紧急批准。2020年12月21日,欧洲联盟委员会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积极建议,批准了辉瑞-BioNTech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17]。该款疫苗采用BioNTech的mRNA技术,并由辉瑞负责项目管理及组织临床试验,辉瑞亦在开发期间提供全部研发经费,到疫苗上市后,BioNTech才分期向辉瑞偿还一半研发经费[18],该疫苗从概念到被政府药物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只花了10个月,是有史以来研发最快的疫苗[19]复星医药则购得BNT162b2疫苗在大中华地区的代理权,将为中国大陆进口1亿剂辉瑞-BioNTech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亦曾经引进版本为BNT162b1的候选疫苗在中国境内所开展的试验,惟由于BioNTech与辉瑞选取临床测试表现安全性更佳的BNT162b2进行后续测试,BNT162b1因此没有成为上市的产品,复星医药也得于11月在中国大陆重新进行BNT162b2的二期临床测试,供申请中国药监批准之用[20]

2021年5月10日,BioNTech宣布计划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区域总部,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在当地设立mRNA疫苗的生产设施,制造新冠病毒疫苗及其他如治癌药物,预计厂房最早可在2023年投入生产。[21]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BioNTech SE, ,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19-09-09 [202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英语)
  2. .
  3. . 中国新闻网. 2020-12-01 [2020-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
  4. . 土耳其驻北京大使馆. 2020-12-17 [2020-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中文).
  5. . investors.biontech.de.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6. . AFP. 2020-11-14 [2020-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中文).
  7. . forbes.hu. 2020-11-09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匈牙利语).
  8. Kranz, Lena M.; Diken, Mustafa; Haas, Heinrich; Kreiter, Sebastian; Loquai, Carmen, , Nature 534 (7607), 2016-06-16: 396–401 [2020-11-11], Bibcode:2016Natur.534..396K, ISSN 1476-4687, PMID 27281205, doi:10.1038/nature18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英语)
  9. . BioNTech press release. 2018-08-16 [202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0. . The Pharma Letter. 2019年9月5日 [2019年9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4日).
  11. , NASDAQ, [202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英语)
  12. Spalding, Rebecca; Franklin, Joshua. . Reuters. 2019-10-09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13. . [202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1).
  14. ,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英语)
  15. ,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英语)
  16. ,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英语)
  17. . Politico. 2020-12-21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美国英语).
  18. . 德国之声. 2020-11-12 [202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19. . BBC. 2020-12-24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中文).
  20. . 中央通信社. 2021-12-16 [2021-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9).
  21. . 立场新闻. [2021-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0).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
  • Mutanome Engineered RNA Immuno-Therapy (MERIT) Proje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EU-funded initiative
  • BioNTech, official webs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enentec. Individualized Neoanti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iNe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Translational Oncology Mainz (TRON), official webs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