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4年教宗選舉

1154年教宗選舉教宗達西四世於1154年12月3日離世後[3]而召開的教宗選舉,選舉選出尼古拉·比斯比亞樞機為新教宗,取名「亞德四世」。

1154年
教宗選舉
日期與地點
1154年12月4日[1]
羅馬聖伯多祿大殿[2]
樞機團主要人員
樞機團團長伊默爾樞機
首席司鐸吉多·弗洛倫蒂納斯樞機
首席助祭柯冬·波尼卡斯樞機(缺席選舉)
當選者
尼古拉·比斯比亞
(取名号為亞德四世

背景及選舉過程

年老的達西四世於1153年7月8日在羅馬離世。12月4日,樞機團聖伯多祿大殿選出他的繼任人並一致選出阿爾巴諾主教兼前駐斯堪地那維亞宗座使節尼古拉·比斯比亞樞機為新教宗。[4]他取名為亞德四世並於12月5日在聖伯多祿大殿加冕。他是首位來自英格蘭的教宗。[5]

參與選舉的樞機

1154年12月時共有約30位樞機。[6][lower-alpha 1]以下是或許有參與選舉的25位樞機:

姓名 領銜教區/堂區/執事區 冊封樞機日期 冊封者 備註
伊默爾 弗拉斯卡蒂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42年3月13日 諾森二世 樞機團團長
古里諾·福斯卡里 帕萊斯特里納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44年12月22日 路爵二世 姪子樞機
尼古拉·比斯比亞 阿爾巴諾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49年12月16日 恩仁三世 在這次選舉裏當選成為教宗亞德四世
雨果 奧斯蒂亞羅馬城郊教區及
韋萊特里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51年12月21日
額我略·德拉·蘇貝拉 薩比娜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40年3月1日 諾森二世
色斯奧·德·額我略 波多-聖魯菲納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51年3月2日 恩仁三世
圭多·弗洛倫蒂納斯 聖基所恭聖殿司鐸 1139年 諾森二世 首席司鐸
烏巴爾多·阿利色古尼 聖巴西德聖殿司鐸 1138年12月16日 後來的教宗路爵三世
奧塔維亞諾·德·蒙蒂塞利 聖則濟利亞聖殿司鐸 1138年2月25日 後來於1159年至1164年成為對立教宗維篤四世
曼弗雷 聖撒比納聖殿司鐸 1143年12月17日 雷定二世
阿利伯多 聖亞納大西亞聖殿司鐸
安達爾多‧阿布魯‧阿士打里 聖普里斯卡堂司鐸
朱利奧 聖瑪策祿堂司鐸 1144年5月19日 路爵二世
烏巴爾多·卡紮曼尼茲 耶路撒冷聖十字聖殿司鐸 姪子樞機
圭多·佩拉 聖普正珍大殿司鐸 1144年12月22日
伯納德 拉特朗聖格肋孟聖殿司鐸 聖伯多祿大殿總司鐸
羅蘭度 聖馬爾谷聖殿司鐸 1150年9月22日 恩仁三世 羅馬天主教會總理、後來的教宗歷山三世
杰拉德 聖斯德望圓形堂司鐸 1151年3月2日
若望·達·蘇特里 聖若望及保祿堂司鐸 1152年2月21日
恩理科·莫里科蒂 聖聶勒和聖亞基略大殿司鐸
若望·米爾科 聖思維及聖馬丁聖殿司鐸 1152年5月23日 恩仁三世
魯道夫 施德索利奧的聖盧西亞教堂執事 1143年12月17日 雷定二世
圭多·德·克雷馬 金碧地利聖母堂執事 1145年9月21日 恩仁三世 後來的對立教宗帕斯卡三世
若望·加多利西奧 聖色爾爵及伯古斯堂執事 1150年9月22日
奧托納·達·布雷西亞 卡斯洛的聖尼古拉堂執事 1152年2月21日

在上述25位樞機裏諾森二世和路爵二世各自了冊封5位樞機、雷定二世冊封了4位樞機、恩仁三世冊封了11位樞機。

缺席選舉的樞機

在這次選舉中有最少5位樞機缺席選舉。加辛托·博波恩樞機由於在1154年春天至1155年尾期間出任駐西班牙宗座使節而未能參與選舉。[9]柯冬·波尼卡斯樞機於1154年至1155年期間獲委任為駐法國宗座使節。[10]杰拉·德·那慕爾樞機和希爾德布蘭德·格拉西樞機則分別在德國和倫巴底擔任宗座使節一職。[11]羅那度·德·科萊迪梅佐樞機並沒有在羅馬教廷居住。[12]

姓名 領銜堂區/執事區 冊封樞機日期 冊封者 備註
羅那度·德·科萊迪梅佐 聖瑪策林及聖伯多祿堂司鐸 約1139年至1141年 諾森二世 卡西諾山修道院院長(外地樞機
柯冬·波尼卡斯 維拉布洛聖喬治聖殿執事 1132年3月4日 首席助祭
加辛托·博波恩 希臘聖母堂執事 1144年12月22日 路爵二世 後來的教宗雷定三世
杰拉·德·那慕爾 拉塔路聖母堂執事 1152年2月21日 恩仁三世
希爾德布蘭德·格拉西 聖猶士坦堂執事 1152年5月23日 倫巴底宗座使節

註釋

  1. 這個樞機團名單的資料主要根據Brixius, p. 23得出,並根據其他資料作出了一些修改:
    • 越台伯河的聖母大殿司鐸級樞機額我略跟薩比娜主教額我略主教級樞機是同一人[7]
    • 若望‧帕帕羅尼和佐敦兩位司鐸級樞機有可能在達西四世離世前已死去,故此不會參與這次選舉[8]

腳註及參考來源

腳註

  1. John Paul Adams. .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2017-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2. Frederic J. Baumgartner. .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31-32. ISBN 0-312-29463-8 (英语).
  3. . The Holy See.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2).
  4. Robinson, p. 78.
  5. Salvador Miranda. .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6. Brixius, p. 23
  7. Zenker, p. 48-52
  8. Zenker, p. 79-82, 104-106
  9. Robinson, p. 147; Zenker, p. 163; Jaffé, p. 656 no. 6792
  10. Edmund Ernst, Hermann Stengel (ed.), Archiv für Diplomatik: Schriftgeschichte, Siegel- und Wappenkunde, Böhlau-Verlag., 1987, p. 260; Zenker, p. 159.
  11. K. Maleczyński, Studia nad dokumentem polskim, Wrocław 1971, p. 233; Zenker, p. 108, 179
  12. Klaus Ganzer, Die Entwicklung des auswärtigen Kardinalats im hohen Mittelalter, Tübingen 1963, p. 97.

參考來源

  • Miranda, Salvador. .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 Robinson, Ian Stuart.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521264987.
  • Jaffé, Philipp. . Berlin. 1851.
  • Brixius, Johannes M. . Berlin. 1912.
  • Zenker, Barbara. . Würzburg. 1964.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