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孝公
齐孝公(?—前633年),姜姓,名昭,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之子、母亲为郑姬。前642年至前633年在位。
齐孝公
| ||
政权 | 齐国 | |
君主 | 齐孝公昭 | |
历时 | 10年 | |
![]()
|
---|

早年齐桓公和管仲立其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予以照应。前643年,桓公卒,另外五子争夺君位,原桓公宠臣易牙与竖刁拥立公子无亏为君,公子昭逃奔宋国。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衞国、邾国领兵攻齐,以助公子昭归国争位。三月,迫于诸侯军队的压力,齐众大夫在国氏、高氏两家的率领下诱杀竖刁、无亏,迎立太子昭。但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即位。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齐桓公霸业告终。
成语“有恃无恐”的典故
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夏,鲁国大饥,齐孝公趁机攻鲁。鲁大夫展喜先向展禽(柳下惠)请教应对之策后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遭遇孝公,以牛羊、酒食犒劳齐国军队。
以下展喜说的话就是展禽教的。
展喜说:「敝国国君听说贵国君亲自举起了尊贵的双脚,将亲自造访敝国,所以使下臣以牛羊、酒食犒劳贵国各位执政。」齐孝公问:「鲁国人听说我要来,会感到害怕吗?」展喜说:「小人(无知无识的平民)可能感到害怕,但君子(执政及知识份子)则不感到害怕。」孝公问:「屋内什么都没有,像是中空而悬挂着的磬(一种敲击乐器),田野间连青草都没了,你们是凭着什么而不怕我呢?」展喜说:「凭着先王的遗命啊!以前我国先祖周公跟贵国先祖太公辅助王室,为成王的左右手,成王奖励周公、太公的功劳,封其后代于齐、鲁,使其相邻而结盟,盟辞说:『世世的子孙都不得彼此危害。』盟辞藏在盟府,由太公管理着。贵国先君桓公因此纠合诸侯,而攻击对王室不恭者;弥补各国的缺失而匡救各国的灾难,便是昭显太公所管理的盟约之神圣。所以齐侯您一即位,诸侯都引领期盼着,相互传言着:『齐侯必能继承、发扬桓公的功业!』所以敝国不敢发展武力、设置边防,认为:『难道齐侯继位才九年,就把先王的遗命、太公的旧职都给废弃不管了?这样要如何面对先君桓公?您一定不至于如此的。』所以敝国才能不感到害怕。」齐孝公于是退兵。[1]
影视作品
- 《东周列国春秋篇》由杜月刚饰演。
参考数据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