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
黔剧,又名文琴戏,是貴州地方戏曲剧种,為中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
黔剧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黔剧《天渠》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贵州省黔剧团 |
分类 | 传统戏剧 |
序号 | 732 |
编号项目 | Ⅳ-131 |
登录 | 2008年6月7日 |
历史
黔剧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最早的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绪十六年由王石青编次。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丝弦等相继传入贵州。光绪九年(1833年),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三人在贵阳建立“三友社”。之后,黔西于光绪十一年成立“文音俱乐社”,织金于光绪十五年成立“庭院乐府”,安顺于光绪十六成立“相悦茶社”,毕节于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同乡娱乐会”。1921年前后,黔剧逐渐成熟定型。[1][2]
参考资料
- 俞百巍. .
- 贵州省文联. . 贵州省文化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