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鲹

黑眼鲹学名:),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鲹属下的一个种,属于亚热带海水鱼。

黑眼鲹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Actinopteri
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鲹科 Carangidae
属: 鲹属 Caranx
种:
黑眼鲹 C. latus
二名法
Caranx latus
Agassiz, 1831
异名
  • Xurel latus (Agassiz, 1831)
  • Caranx lepturus Agassiz, 1831
  • Caranx fallax Cuvier, 1833
  • Caranx richardi Holbrook, 1855
  • Carangus aureus Poey, 1875

分类及命名

本种于1831年,由瑞士自然学家路易斯·阿加西斯(Louis Agassiz)首先根据从巴西水域采集的标本进行科学描述。Agassiz与德国生物学家Johann Baptist von Spix共同撰写了一篇名为Selecta Genera et Species Piscium Brasiliensium的文章,并与其他三个鲹科鱼类一起发表了这篇描述。[1]新物种被放置在Caranx属中,随后进行了一次修订,将物种重新分类在Xurel属,现在被认为是Carangoides的初级同义词。该物种已被重新描述并再命名三次,所有这些同样被认为是初级同义词。[2]

分布

本鱼分布于大西洋区,西大西洋美国纽泽西州加勒比海巴西圣保罗;东大西洋包括几内亚湾亚森松岛海域,深度0-140公尺。

黑眼鲹及潜水者

特征

本鱼为本科大型鱼类,体呈椭圆型且侧扁,背部轮廓在前面变得更加强烈弯曲,眼睛由发育良好的脂肪眼睑覆盖,颌骨的后肢垂直在眼睛的后缘之下或之后。[3]背鳍2个,背鳍硬棘8-9枚、背鳍软条20-22枚、臀鳍硬棘2-3枚、臀鳍软条16-17枚,[4]胸鳍是镰刀形的并且长于头部的长度,侧线具有明显且适度长的前弓。上颌包含一系列坚固的外部犬齿,内部带有较小的牙齿,而下腭包含一排牙齿。体色通常呈深蓝色至银白色,腹面呈银白色至金色。在一些个体中,背鳍软条和尖瓣的尖端可以是深蓝色至黑色。尾鳍呈黄色至暗色。稚鱼在体侧约五个黑色直条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体长可达101公分,体重可达13.4公斤。

生态及经济利用

本鱼属大洋性鱼类,通常成群在外海礁石区活动,稚鱼则出现在沿海沙质区海域或河口区,属肉食性,以其他鱼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及观赏鱼,有雪卡鱼毒的纪录。[5]

参考文献

  1. Spix, J.B. von; Agassiz, L. . 1831: 374.
  2.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3). Caranx latus. FishBase. Version 2013-06.
  3. Carpenter, K.E. (ed.). (PDF).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and American Society of Ichthyologists and Herpeto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 No. 5. Rome: FAO. 2002: 1438. ISBN 92-5-104827-4.
  4. Fischer, W; Bianchi, G.; Scott, W.B. . Ottawa: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81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0).
  5. . igfa.com. International Game Fish Association. [26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