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士

黄龙士1652年—?[注 1][2],名,又名,字月天,号龙士,以号行,江苏泰州姜堰人,清朝围棋大国手,和后来的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清代三大棋圣,为康熙中期围棋霸主。

黄龙士
性别
出生顺治年代
 清朝江苏泰州姜堰
逝世康熙年代
 清朝
国籍 清朝
别名黄虬、黄霞
教育程度私塾
职业棋士
活跃时期17世纪
奖项棋圣
经历
  • 棋士
代表作
  • 血泪篇、《弈括》

生平

黄龙士少时聪慧,年十一即以善弈闻名。年十八,与前辈盛大有弈于北京,七战全胜,一时声名大振,当时国手皆望风披靡,唯周东侯稍可抗衡,二人并称「黄龙周虎」。黄周两人于扬州弈乐园对弈二十五局,黄龙士以十六胜八负一和占压倒优势,遂一统康熙棋坛。清代学者阎若璩在《潜邱札记》把黄龙士和顾炎武黄宗羲等并列为十四圣人。

黄龙士后来曾指导徐星友,当时徐星友已是二流国手,黄龙士故意让其三子,对弈十局,两人各竭心智,棋局激烈异常,后世名为「血泪篇」,为中国古棋中仅次于「当湖十局」的名谱。「血泪篇」十局成绩为黄龙士四胜五败一结果不明,结果不明那局明显黄龙士优势。

棋风

黄龙士棋风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中盘力量号称「十三段」。除了攻击之外,治孤亦是其拿手绝活,邓元穗《黄龙士先生棋谱‧序》:「或当危急存亡之际,群已束手智穷,能於潜移默运之间,益见巧心妙用,空灵变化,出死入生,试披对局之图,尽是惊人之作,可谓得未曾有矣。」

但黄龙士非纯以力量著称,黄龙士之所以被称为一代棋圣,在于他尽变明代旧法,追求合理的行棋方式。徐星友《兼山堂弈谱》评价黄龙士:「寄纤浓于淡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

著作

黄龙士着有《弈括》,包括「拟出子式」三十局、「演官子式」三百六十局,皆为提升棋艺的基础科目。

评价

  • 吴清源《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序》:「清代大国手的棋力,我以为是达到了非常了不起的程度的,应相当于日本名人一级的水平。」
  • 聂卫平:「黄龙士很厉害,被日本人尊称为十三段,但是他下不过道策。」「如果让他一直活到现代,我恐怕赢不了他。」「这个人的棋才好极了,如果让他掌握现代围棋的精随,我相信他的围棋水平,比现在的高手高。」[3]
  • 陈祖德:「我不能说施范的棋艺比黄龙士好,我认为不见得,可能黄龙士更好。」[4]
  • 陈祖德:「黄龙士的棋在古棋中也占有很重的分量,不过他的棋风以清俊飘逸、随机应变为主,斗力为次,很像日本本因坊秀和的棋。」[5]
  • 邓元穗《黄龙士先生棋谱‧序》:「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
  • 邓元穗《弈评》:「黄龙士如天仙化人,绝无尘想。」
  • 李汝珍《受子谱》:「国朝黄月天出,异想天开,别创生面,极尽心思之巧,遂开一代之盛。」
  • 鲍鼎《国弈‧序》:「迨黄龙士一出,其落子布算,如飞仙剑侠,令人莫测端倪。」

注释

  1. 一说生于1651年,卒年约康熙三十年前后[1]

参考资料

  1. 棋圣黄龙士 存盘,存档日期2016-03-05.
  2. . [2014-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3. . www.mgtv.com. [2018-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中文(中国大陆)).
  4. 罗宏璋, , 2015-11-18 [2018-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5. . sports.sohu.com. [2018-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