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
生平
明命十年(1829年)[1],黃耀出生在廣南省奠磐府延福縣富姜上總春臺洲(今屬廣南省奠磐市社奠和社)的一個書香門第裡。嗣德元年(1848年),參加承天場鄉試,考中舉人[2]。嗣德六年(1853年),參加會試,並在隨後庭試中考中副榜[3]。初授翰林院檢討,歷任蓬山、綏遠知縣、靜嘉知府,後因心懷不滿,降為京縣知縣。嗣德十七年(1864年),平定阮福洪槢的叛亂。後升任諒江、多福知府,頗有政績。再升南定按察使,遷北寧布政使。
嗣德三十年(1877年),黃耀升署刑部參知,不久改為吏部參知,兼管都察院。他為官公正,銓舉官員時不徇私,以“廉正”著稱。次年(1878年),南義發生饑荒,他充任欽差,前往賑災。
嗣德三十三年(1880年),黃耀升署河寧總督。嗣德三十五年(1882年)三月,法國發動北圻遠征,法國將領李維業攻打河內,黃耀奮起抵抗,結果彈藥庫被法軍轟破,城池失陷。黃耀前往行宮哭拜,隨後前往省城西北隅關公祠,在祠前大樹下上吊自殺,年五十四歲。

忠烈庙入口
影響
黃耀同另一位將軍阮知方一樣,被越南人當作殉國的忠臣。不少越南城市的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注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