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映然
简历
其家族宗教信仰为基督教。
1900年代,黄映然毕业于汕头聿怀中学。1910年代,得父亲所属教会之英格兰女传道人Miss Harkness[3]:2资助往香港入读圣士提反书院[1]。后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修读电机工程,1916年毕业[3]:2。
毕业后先于汕头𬒈石中学任副校长[1][3]:4。1920年,往美国深造,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修读教育硕士课程,但中途转至阿姆尔学院(伊利诺理工学院前身)进修电机工程[3]:4。回国后升任𬒈石中学校长[1][3]:4。
1923年,携妻儿迁居香港,在母校圣士提反书院任数理教师。[3]:4-5
1926年,区泽民与莫干生在香港出资开办民生书院,中学部由黄映然担任创校校长。他以基督教理念办学,以「光与生命」为校训,1936至1939间他又筹款购地兴建嘉林边道侯王庙附近的新校舍[4]。他任职十四年,至1940年离任[2]。黄映然在任期间时值中国内地战乱,他收留不少逃避战祸的知识份子担任教师,期间曾有国民党将领、中国共产党籍作家茅盾等获其邀请到校演讲,当时的校友认为黄映然表现出很明显的爱国热情[5]。当时大部分官办或教会办学校均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而黄映然认为「香港虽然是殖民地,但始终是中国人社会,所以学生要先读好中文」,推行先教授文言文,再教白话文,再逐渐增加英语教学的方针[1][3]:5-6。
直至1986年,民生书院的六十周年校庆、钻禧校庆的感恩崇拜,都是由黄映然做当天的主持。民生书院后来建成E座(黄映然创校校长纪念大楼),以纪念黄映然。
1991年7月10日病逝,享年约100岁。出殡日由多名教育界名人扶灵。[8]
家庭
黄映然父亲黄寿亭早年因脚伤被汕头一所教会背景医院收留,后受洗及修读神学,成为牧师。[3]:1
黄映然元配刘似兰亦是汕头一名牧师之女,二人育有长子丽文、次子丽松、三女丽瑛。1936年刘似兰病逝,1938年黄映然与民生小学部教师吕仁圃再婚,育有丽东、丽麟、丽雄、丽荣四子[3]:4,8。其中长子黄丽文[9](黄励文)曾任皇仁书院[10]、柏立基教育学院及岭南学院校长[11][8];次子黄丽松为化学家,曾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香港大学首位华人校长[1];两子均毕业于民生书院。(民生书院九十一周年校庆时,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的高永文致词,表示黄丽文是他就读皇仁书院时的校长,黄丽松是他就读香港大学时的校长。)[10]
参考来源
- . 香港记忆.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2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 (PDF). 民生书院: 3-4. [2022-06-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5-12).
- 黄丽松. . 董元方 (编). . 香港: 香港大学. 2000: 1–11. ISBN 9622095194.
- 李子建. . 李子建; 刘莹; 陈智德 (编). . 香港: 中华. 2021: 90–94. ISBN 978-988-8759-23-1.
- 余仲娟 (编). . 明报. 2010-12-13.
- . 工商日报. 1966-04-25: 6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 . 工商日报. 1966-04-04: 4.
- . 华侨日报. 1991-07-14: 5.
- . 大公报. 1991-09-13: 10.
- (PDF). 民生书院: 75. [2022-06-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07).
- . 华侨日报. 1981-04-17: 第二张第三页.
- . 华侨日报. 1986-08-09: 第三张第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