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标

黄仲标英语:1946年[1][2][注 1]),曾用艺名西木小二(四字组成繁体「标」字)、黄山,香港电影摄影师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HKSC)专业会员及首任会长[3][4],曾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金马奖最佳摄影[3]

简历

黄仲标自小喜欢摄影,约1960年时无心向学的他曾冒充中国大陆难民,报读信义中学职业训练学校为难民而设的免费硬照拍摄课程。初年曾于黑房和影楼工作数年。[1][2]

1971年于无线电视任职自由摄影师[2][3],曾参与电视剧《北斗星[5]等拍摄。1978年转至香港电台,曾参与电视剧《塞拉利昂下》拍摄[3][5]。在两间电视台工作期间,常与后来成为新浪潮导演的编导许鞍华严浩谭家明、编剧陈韵文等合作,亦随之进入电影圈[5],成为1980年代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6]

1980年代曾获金马奖最佳摄影四次,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一次。[3][6]

1980年代末移民加拿大,但随即回港继续拍摄电影。当时曾承认1986年到中国大陆拍摄《书剑恩仇录》系列的经历,令他对回归后的香港没有信心,萌生移民念头[7]。1990年代仍活跃于香港电影圈。

2000年代曾担任香港演艺学院电影摄影系讲师。[8]

2010年,香港电影数据馆为黄仲标与另一位更早期的电影摄影师何鹿影举办作品展及座谈会,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亦为其制作纪录片《另一边的风景:香港电影摄影师黄仲标》。[9][6][10]

已知电视摄影作品

年份 名称 电视台 编导/编剧
1976 北斗星》之《阿诗》[5][6][9] 无线电视 许鞍华陈韵文
1976 《七女性》之《苗金凤》[9][6] 谭家明
1977 《十三》之《花劫》(中集)[6] 谭家明
1978 塞拉利昂下》之《桥》[5] 香港电台 许鞍华、陈韵文

电影摄影作品

年份 名称 备注
1980 钱作怪[2]
名剑[1][10]
1981 父子情[1]
胡越的故事[1][5]
鬼马智多星[1][3](夜来香)
1982 烈火青春[1][10]
摩登天师[2]
1983 新蜀山剑侠[1][10]
花城[1][3][11]
1985 女人心[1]
1986 梦中人[1]
1987 书剑恩仇录[5][9]
香香公主[5][9]
胭脂扣[1][3][7]
1988 群莺乱舞[7]
1989 三个女人的故事[3](人在纽约[5]
1989 八两金[7]
1991 何日君再来[7]
黄飞鸿[5]
1992 聊斋三集之灯草和尚
1993 风尘三侠
天台的月光[12]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1995 流氓医生
救世神棍
南京的基督[9]
1996 天涯海角
虎度门[9][10]
基佬40[9]
1997 爱情Amoeba

奖项及提名

年份 颁奖典礼 奖项 相关作品 名单 结果
1981 第18届金马奖[13] 最佳摄影 夜来香 黄仲标 获奖
1984 第21届金马奖[14] 花城 获奖
第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5] 获奖
1986 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6] 女人心 提名
1987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7] 梦中人 提名
1987 第24届金马奖[18] 胭脂扣 获奖
1989 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9] 提名
1988 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20] 书剑恩仇录 西木小二 提名
1989 第26届金马奖[21] 三个女人的故事 黄仲标 获奖
1990 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22] 八两金 提名
1992 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23] 何日君再来 黄仲标、钟志文鲍起鸣敖志君 提名
1994 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2] 天台的月光 黄仲标 提名

备注

  1. 出生年份按1983年访问提及当时37岁、1987年访问提及当时41岁推算。

参考来源

  1. 叶锦添. . 电影双周刊. 1987-09-03, (221): 43.
  2. 敏民. . 电影双周刊. 1983-05-12, (111): 16-18.
  3. . 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 [2022-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4. 逸出. . 电影双周刊. 1987-11-26, (227): 25-28.
  5. 郑超卓. . . 整理吴月华卓男对摄影师黄仲标之访问. 香港: 三联. 2018: 218–227. ISBN 9789620444197.
  6. . 政府信息中心. 香港政府.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7. 温文杰(HKSC). . 电影双周刊. 1990-04-12, (288): 66-67.
  8. . 香港演艺学院. [2022-06-18].
  9. . 政府信息中心. 香港政府. 2010-07-29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10. 潘国灵. . 香港影评库.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2010 [2022-06-19].
  11. 泽农. . 电影双周刊. 1983-12-08, (126): 23-24.
  12.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13. . 台北金马影展.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14. . 台北金马影展.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15.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16.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4).
  17.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18. . 台北金马影展.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19.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20.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21. . 台北金马影展.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22.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23.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