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
历史
中国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对麻醉学问有研究。相传华佗就是第一位采用印度传来的草药进行麻醉的医师。他利用麻沸散来减轻接病人的痛觉,然后为病人进行外科手术。又说中山狄希能造一种名为千日酒的麻醉药酒,一滴就可让人醉1000天。刘玄石求饮一杯,醉眠千日[1]。
欧洲虽然在1800年汉弗里·戴维已经发现氧化亚氮(笑气)有麻醉的作用,但是受限于当时医学和宗教观点,认为痛苦是「自然的声音」「是生活的必要经历」,甚至认为让受伤患者保持一口气需要刺激;其次当时外科医生认为麻醉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对他技术的侮辱,导致40年后才正式在手术中使用麻醉技术[2]。
1804年,日本医师华冈青洲为一位女性进行乳癌切除手术,为世界上首次进行全身麻醉的纪录。
现代医学首次运用麻醉技术的记录,在1842年3月30日的美国格鲁吉亚州杰佛逊市。克劳福德·朗医生在帮他太太接生的过程中,首次采用了麻醉药。
概况
麻醉学一般根据用药份量而将本科分为局部麻醉学和全身麻醉学两部份。
现代麻醉学是一门尖端技术和药物使用的试验场,许多最新技术往往应用于该学科,因为或许在很多需要救命的病人中才可以找得到愿意以死相试的病例。
麻醉种类
- 全身麻醉学(general anesthesia)
- 局部麻醉学(local anesthesia)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History of Anaesthesia socie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 medical student's guide to anaesthesia from a patient's perspective
- Gasnet, a comprehensive online resource on anaesthesiology
- Americ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is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Patient's guides and more anaesthesia-related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