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灶下

鹽灶下香港新界北區的一個地方,鄰近鹿頸沙頭角海西南,因其鷺鳥林而於1975年2月25日被列為首批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之一,直至2016年3月被除名。[1]

鹽灶下鷺鳥林有多種鷺鳥在此地的紅樹林覓食、築巢及繁殖,常見品種包括白鷺池鷺牛背鷺等,也有較稀有的黃嘴白鷺

客家鄉民歷史

鹽灶下為氏、林氏氏之雙姓客家村落,旁邊之膊頭下村亦係該村之附屬。 黃氏祖籍惠陽晉隆,於康熙十年(1671)年遷入;來自福建興化之林氏及福建莆田之張氏分別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及六十一年(1722年)相繼入村,於現址建灶煮鹽為業,由是村名為鹽灶下。[2] 兩村長者多不諳說粵語,只曉(客家話「懂」、「識得」之意)客家方言;鹽灶下村建有兩氏之家祠——黃氏家祠張氏家祠家祠門口各設有一對堂聯

鹽灶下之客家建築

排屋村


參考資料

  1. . 明報OL網.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中文(繁體)).
  2. 顯朝書室叢書:《香港新界北部鄉村之歷史與風貌》蕭國健著,第40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