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料理
莺料理 或称「莺料亭」(店名单一个「莺」字)是台湾日治时期一间高级料亭,位于台南市中西区,旁边有列为古迹的台湾首庙天坛与台南测候所,与台南州厅相距亦不远,现仅存残迹[1]。据当时的媒体报导,莺料理所提供的是道地的日本料理,甚至是台湾首席日本料亭[2]。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JPG.webp)
莺料理(莺料亭)于大正元年(1912年)11月15日开业,后于大正十三年(1924年)重新装修[2],是当时政商名流交际应酬的场所[3]。该建筑曾一度被列为市定古迹,但仅不到一年便又撤销,建筑主体则在2008年凤凰台风来袭时倒塌[1]。2012年时,台南市政府开始动工计划将此处改为开放式广场[1]。后来该建筑列为台南市第一座市定纪念建筑[4][5]。
沿革
日治时期
「莺料理」创办人天野久吉离开原先工作的莺迁阁后[注 1],于1912年自行创立「莺料理」,并在11月15日开幕[2]。店名「莺」来自于「莺僊阁」,是为了感谢前老板龙见龟藏的栽培赏识[2]。最初的莺料理是大众化食堂,招牌菜色是蒲烧鳗饭,寿司和信玄便当[注 2][2][6]。由于当年台南并没有大型旅馆或饭店,日本皇族或政府要员来台视察时,都会下榻在知事官邸,并由莺料理外送餐食[7]。其中最知名的1次是1923年皇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到台湾巡视时,也由莺料理负责餐食[7]。
后来1924年「莺料理」改建,前厅增设二楼设有三间包厢,后厅一楼增设两间包厢,二楼增设三间包厢,同时整建庭园[2]。1926年11月重新开张后成为高级料理亭。「莺料理」涵盖「表栋」、「中栋」、「里栋」等3栋建筑物,共约占地二百坪,包含七十坪庭院和一百三十余坪的建筑构造物、四周由总长超过一百一十公尺的围墙所圈围,并于邻北边巷道处设有雅致的入口迎宾门楼。
「莺料理」邻近当时的台南州厅等官署在地,日治时期曾是政商名流的交际应酬场所,被影射为台南「地下决策中心」[2]。台南市文献委员黄天横回忆说:「莺料理是很高级的料理店,通常只有达官显要出入,当时,知名的台式料理店,像宝美楼平均每人消费约2圆;但莺料理每人份消费起码5圆以上,日式的菜式十分精致,食材皆从日本进口,其中,鳗鱼饭尤为鲜美可口。」据说昔日入夜后人力车川流不息,夜晚还有从「新町」转介而来的艺妓吟唱。昭和年间,料亭因办理家督相续登记,土地与产权由长子天野彦一郎取得[8]。
台南一中宿舍
二次大战后,1951年3月15日,该建物土地依土地法登记为国有,1999年9月23日办理接管登记为中华民国,国立台南第一高级中学为管理机关[8]。其建筑物本身则一度作为台南一中的宿舍,后来荒废[1]。
闲置荒废时期
莺料理因长期荒废闲置,其存废问题曾在地方引起争论,2003年9月4日与2004年时曾召开古迹暨历史建筑审查委员会进行古迹审查[9],但被认为已不具古迹价值[3],一度面临拆除,但后来仍获保留[10],不过仍然是闲置状态。2005年8月22日,莺料理再次召开临时会进行古迹审定,在当时副市长许阳明等人游说下,以7比2的结果成为台南市第113处市定古迹,市政府并开始与台南一中商讨用「以地易地」的方式取得管理权[11],但后来该计划未能实施,莺料理也因外表残破且被质疑召开临时会审查有技术犯规之虞而在2006年6月撤销古迹资格[12][13]。
长期荒废的莺料理杂草丛生,令附近居民担心成为登革热的温床,市政府与南一中无力改善处理,邻近的天坛管理委员会一度表示愿意协助拆除莺料理,并认养整建之后的广场[14],但后来因为引发许多民间团体与文史工作者陈情,莺料理最后并未拆除[15]。然而,在2008年凤凰台风来袭时,莺料理主体建筑「表栋」倒塌,仅余「中栋」二层楼建筑和「里栋」[9][16]。
其他
在莺料理成立以前,台南地区有所谓的三大料亭,分别是天野久吉工作过的莺迁阁,以及御影温泉跟一笔[6]。不过《台南新报》上有文章写说莺迁阁是唯一的宴会料亭,因独占而不求上进,从料理、装潢、艺妓甚至连客人都一成不变[6]。御影温泉则是二次会料理店,有十几个艺妓[6]。一笔的老板[注 3]手艺很好,但是因为个性因素,料理的品质随他的心情而定[6]。
图片
- 莺料理大门
- 莺料理内部
注释
参考来源
- 洪瑞琴. . 自由电子报. 2012-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 李文雄. (PDF). 莉莉水果文化馆. 2018-04-26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06).
- 林伟民. . 联合报. 2003-09-05: B2.
- 洪瑞琴. . 自由电子报. 2017-03-25 [201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 蔡文居. . 自由电子报.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 鱼夫. . 远见天下文化. 2018-10-31: 174-177. ISBN 978-986-479-559-8.
- 洪荣志. . 中国时报. 2013-09-03.
- 许清贤. . 台南市工务局公共工程处. 2012-03-05.
- 罗玉如. . 中华日报. 2008-07-30: B3.
- 林伟民. . 联合报. 2003-09-20: B2.
- 林建农. . 联合报. 2005-08-23: C1.
- 柯佩君、林建农. . 联合报. 2006-07-12: C1.
- 林建农. . 联合报. 2006-01-24: C2.
- 蔡宗明. . 联合报. 2007-09-11: C2.
- 柯佩君. . 联合报. 2007-10-20: C2.
- 张荣祥. . 中央通信社. 2019-02-07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7).
- 洪瑞琴. . 自由电子报. 2012-04-09 [2012-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3).
- 修瑞莹. . 联合报. 2020-02-11.
- 洪瑞琴. . 自由时报. 2018-04-27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