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
概要
原本是佛教用语,指存在于六道轮回的第六天(也称为他化自在天),妨碍修行之人的“第六天魔王波旬”。后来在其他的神话与传说中,渐渐的演变成邪恶神格的顶点,或是指恶魔、怪物、妖怪等的头目称呼。作为尊称时,也有「大魔王」的用法。在日本则常是基督教中的撒但的译名。有时候也称作「魔王撒但」[1]。相当于英语中的the Devil或Archenemy。
世俗的用法
以日本为例,「魔王」主要用于比喻拥有压倒性的权力或暴力之人[2],也用于拥有与常人不同的优秀才能或能力之人。在留日传教士路易斯・弗罗伊斯的记载中,织田信长曾经自称为第六天魔王(以揶揄武田信玄)。同样在日本,北一辉也被大川周明指责为「单眼魔王」。还有,在特定的领域中知道的非常详细,或是因极端的言行而引人注目的人物,有时也故意会用「~~魔王」「~~大魔王」来称呼揶揄之。
神话传说的魔王
虚构作品的魔王
在幻想小说,被称为恶魔、魔物、妖魔、魔族等屡屡伤害人类的种族中,有很多被称为魔王大人而代表其势力的顶点。特别是在20世纪后,随着媒体的发达与作品量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魔王。在奖善惩恶的作品中,主要是作为应该被打倒的一方,恶的象征,而也有不同立场的作品,如魔王会成为主角的同伴,或是主角为魔王的侧近,甚至主角就是魔王等等的作品。随著作品的不同,有的魔王也升级成为「大魔王」、「冥王」、「魔神」等等的地位。
影射魔王与神(邪神)之间的善恶论。
其中也有以美少女,美少年形式登场的魔王。
脚注
- 山北笃、佐藤俊之监修『悪魔事典』新纪元社 2000年 ISBN 4-88317-353-4
- 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编集委员会・小学馆国语辞典编集部编『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小学馆、2000年12月 - 2002年12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