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秋月

魏秋月1988年9月26日),天津人,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司职二传手。曾效力于天津渤海银行女排,披7号球衣。在2008-2012年间担任中国女子排球队队长。曾三度代表中国女排参加奥运会,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队伍夺得金牌。2017年9月正式退役。2018年1月当选为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

魏秋月
个人数据
全名魏秋月
暱称月神 女神 魏秋
国家或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 (1988-09-26) 1988年9月26日[1]
 中国天津市
身高[1]
体重[1]
扣球高度[1]
拦网高度[1]
排球数据
位置二传
目前俱乐部中国 天津渤海银行女排
号码7
俱乐部生涯
队伍
2003 - 2012中国 天津普利司通女排
2013 - 2014阿塞拜疆 Igtisadchi Baku
2015 - 2017中国 天津渤海银行女排
国家队
2007 - 2016中国 中国
最后更新: 2016年8月

个人经历

5岁进入天津市少体校排球预备班,2000年进入天津市体校,2003年5月被现任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从天津市体校调入天津女排一线队,2003年—2006年1月其间先后进入国少队、国青队,并成为天津女排主力二传手。2006年2月以临时借调的身份入选国家队,2007年正式进入国家队,并以主力二传身份随国家队打了四十余场国际大赛。2008年代表中国国家女排参加北京奥运会。2010年以女排主力二传兼女排队长身份参加女排世锦赛,仅获第十名,创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的最差成绩。但是魏秋月个人却获得了当届女排世锦赛最佳二传奖的荣誉,并饱受质疑。2011年中国女排在俞觉敏带队下低调出征世界杯赛,却意外获得第三名,并且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每场比赛都有得分进账的球队,因此也直接获得了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魏秋月个人在二传技术统计中,仅次于日本女排主力二传竹下佳江,排名第二。

2013年,新的奥运会周期由郎平入主中国女排调整阵容,魏秋月退下队长之位,并且在郎平的安排下赴阿塞拜疆联赛打球。但是2013年的全国女排联赛第一阶段天津女排表现不佳,原有的主力二传米杨和主教练王宝泉之间关系紧张,并直接导致米杨被调整出队,魏秋月火速赶回天津女排效力,并带领天津女排取得联赛亚军。2014赛季,郎平重新征召魏秋月入队,魏秋月的伤病得到了控制,并且重新回到了中国女排主力二传的位置,并以主力二传身份参加2014年女排世锦赛,其丰富的经验及出色的表现,带领新一届的中国女排夺得银牌。2015年,魏秋月在郎平的安排下,赴美进行膝盖手术,并休养多月,令她在2015年有八成时间未能代表国家队出赛,至2015年女排世界杯才以第二替补二传身份进入14人名单。2016年,魏秋月依旧以老将的身份入选国家队集训大名单,而她一直直言希望可代表国家队参与多一届奥运,这亦是她的梦想。

2016年,面对二传位置的激烈竞争,魏秋月最后凭经验顺利入选中国女排奥运会的最终12人名单,在奥运会中亦得到不少首发机会,表现稳定,更在最关键的四分之一决赛中率领球队成功逆转巴西队。最终与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夺得金牌。

多年来的征战使得魏秋月的膝盖积水严重[2],也影响到了她防守端的发挥,在郎平的安排下,魏秋月的伤病有所缓解。

2016年底,魏秋月接受了中国女排助理教练袁灵犀的求婚,定于2017年举行婚礼。

2017年9月,魏秋月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并代表运动员宣誓,在全运会女排比赛后正式宣布退役,并同天津女排一众老队员向现场观众告别。

2018年1月,当选为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

2020年1月20日,魏秋月产下一子。

奖项

个人荣誉

俱乐部

  • 2007年全国女排锦标赛: - 金牌
  • 2007-2008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金牌
  • 2008年全国女排大奖赛]: - 金牌
  • 2008年亚俱杯: - 金牌
  • 2008-2009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金牌
  • 2009年全国女排大奖赛]: - 金牌
  • 2009年亚俱杯: - 银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女排: - 金牌
  • 2009-2010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金牌
  • 2010-2011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金牌
  • 2011-2012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铜牌
  • 2012-2013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金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女排: - 金牌
  • 2013-2014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银牌
  • 2015-2016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金牌
  • 2016-2017年中国女子排球联赛 - 铜牌

国家队

参考数据

  1. 2010年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 排球 - 魏秋月 - 简历
  2. 腾讯视频. . 2012-07-21 [2014-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