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夫·普拉萨德·吉米瑞
马达夫·普拉萨德·吉米瑞[1](尼泊爾語:,1919年9月23日—2020年8月18日),尼泊尔诗人。
马达夫·普拉萨德·吉米瑞 | |
---|---|
![]() | |
出生 | ![]() | 1919年9月23日
逝世 | 2020年8月18日![]() | (100歲)
職業 | 诗人 |
語言 | 尼泊尔语 |
生平
1919年9月23日生于尼泊尔中部的拉姆琼县[2]。吉米瑞的母亲在他三岁时不幸去世,后来由父亲和祖母抚养长大。他在六岁时开始学习读书写字,并在八九岁时跟随一名叫富勒巴巴的老师学习印度历法。十一岁时离开家乡,前往杜勒达达巴学习梵语。随后,他搬至加德滿都进一步深造,也曾在印度和瓦拉納西学习[3][4]。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创作诗歌,14岁时在《尼泊尔日报》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戈扬普斯萨》。从瓦拉納西学习回来后,于1941年入职外文出版社,1944年开始担任《尼泊尔日报》助理编辑。1946年升任编辑[3]。1951年返回家乡担任教师。1953年加入诗人拉克斯米·普拉萨德·德夫科塔领导的诗歌协会[4]。
1947年发表《高莉》,抒发丧妻之痛,成为他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5]。美國國會圖書館亦收藏有其15篇作品[3]。他的知名作品包括《高莉》《马拉蒂·曼加勒》《曼加利》等。他还是一些脍炙人口歌曲的作词者[6]。
他主要创作格律诗,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喜马拉雅山脉是他诗歌中的常见意象[6]。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3]。他也是尼泊尔本土诗人拉克斯米·普拉萨德·德夫科塔的忠实追随者。
1979年至1988年,他担任尼泊尔皇家学院副院长,1988年至1990年担任院长[3]。
2003年,他获得尼泊尔政府授予的“国家诗人”称号。2019年9月,尼泊尔全国各地举行吉米瑞诞辰100周年活动[7]。
参考资料
- 张晨翼. . 中国新闻网. 2020-08-18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简体中文).
- . kathmandupost.com. 2020-08-18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英语).
- . www.loc.gov.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 रौनियार, रुबी. .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 Hutt, Michael.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 1993-07-01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Google Books.
- . kathmandupost.com.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英语).
- Magazine, New Spolight. . SpotlightNepal.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0) (英语).
- . The Himalayan Times. 2020-08-18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美国英语).
- . The Rising Nepal.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 New Delhi, India – Embassy of Nepal. 2018-05-25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1)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