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亭
简介
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伐韩,取得野王。韩国被一分为二,上党成为韩国本土的飞地。韩国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割上党之地请和。另一方面,派遣韩阳,通知上党郡守靳黈撤离上党,靳黈不肯,韩桓惠王派冯亭接替他的位置。
冯亭到达上党一个月后,与其吏民谋说:「上党与韩都新郑联系的道路已经中断了,秦国的军队日日逼进,韩国不能应付,不如将上党送归赵国。赵国接受了我等,秦国一定会进攻赵国;赵国被秦国攻击,必定会亲近韩国。韩、赵两国联手,一定可以抵挡秦国。」于是派遗使者到赵国,对赵孝成王请求说:「我韩国不能守上党,而且已经决定割给秦国,但是当地百姓皆不乐意接受秦国统治,而是甘愿作赵国子民。现在上党有城池十七座,愿意全意奉献给大王。」赵王大悦,告诉给赵豹,赵豹说:「臣听说,『圣人认为,无故而受禄,必定会招来祸害。』」赵王说:「人民仰慕寡人的千秋大德,何谓无缘而受禄呢?」赵豹回答:「秦国蚕食韩国土地,故意切断上党和韩国的联系,固然自以为如此就能坐取上党。韩国之所以献上党,是企图转嫁战祸给赵国。秦国蒙受疲劳,而赵国坐享其利。强秦不能从弱韩得上党,如此弱小的我国又如何能从强秦得到上党,如何不能说是意外之获呢?不如不要接受。」赵王将此事告诉给平原君赵胜,赵胜请求接受。赵王就派遗赵胜前往接收上党。
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给予食邑三万户,封冯亭所辖之县令为侯,给予一千户,官吏都加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一听垂涕不见赵国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