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乌赋

灵乌赋,系范仲淹所作之[1],大约于1036年完成[2]。此赋主张言论自由[2]公义[3]。名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正正出于此赋[3][4]

背景

范仲淹因认为,政坛腐败,而提出意见,是以得罪权贵,而遭贬官。[5]

范仲淹之诗友梅尧臣就写了一首《灵乌赋》指,范仲淹于政坛多次直言,都被当成系乌鸦不祥之叫声,所以希望范仲淹,以后学凤凰报喜之叫声,而不要像乌鸦般因报凶讯而被斥。[6]

范仲淹以同样题目《灵乌赋》回应梅尧臣,表达自己宁愿因仗义执言而被陷害致死,也不沉默无语,茍且偷生[4]

内容

范仲淹认为,乌鸦纵使因报凶而使自己折翼、被烹,但都不愿隐瞒凶讯而带来灾祸给人。范仲淹认为,乌鸦是在灾祸未出现,就忧虑,烈火未炽,就恐惧。范仲淹认为,正因如此,所以乌鸦就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4][7]

评论

  • 胡适指,范仲淹之《灵乌赋》比帕特里克·亨利之「不自由,毋宁死」早740年,可以特别作为中国争取自由史上之一段佳言。

参考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灵乌赋
  1. 沈松勤. . 三民书局. 2014-04-25. ISBN 9789571451237.
  2. 胡适. . 《自由中国》. 1954-09-03, 12 (7).
  3. . 澎湃新闻. 2008-12-12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4. 李新刚. . 中新网. 2018-09-14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5. . 人民网.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6. . 新华网.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7. . 光明网.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