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文偃
云门文偃禅师(864年—949年),俗姓张,浙江嘉兴人,是唐末五代时的佛教僧侣。禅宗祖师,为云门宗始祖。南汉高祖赐号匡真大师。
![]() | ||
出生 | 864年 浙江嘉兴 | |
宗派 | 云门宗 | |
谥号 | 匡真大师 | |
驻锡于 | 云门山光泰院 | |
师承 | 雪峰义存 | |
著作 | 《云门广录》 |
生平
文偃禅师幼年在空王寺志澄律师门下出家,精研戒律。至睦州参谒陈尊宿,发明心地,进入雪峰义存禅师门下。
864年,雪峰义存圆寂后,云门云游参学。于911年(南汉干化元年),至韶州,参学于灵树如敏禅师,在其寺中担任首座8年,深得灵树首肯。918年(干亨元年)灵树迁化。南汉高祖兴兵,前来请教如敏吉凶,但高祖到时,如敏已经过世。门人呈上灵树如敏在死前一年所写的书函。高祖启函,上书:「人天眼目,堂中上座。」高祖于是命韶州刺史何希范按照禅林规定,请云门继任灵树寺住持。[1]:3-7~3-9。919年,文偃开堂说法,传扬雪峰义存法门,所以后世皆认为他是云峰传人。
923年(干亨7年),在获得南汉朝廷同意后,文偃率徒众在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创建光泰禅院。文偃禅师在此宏传禅宗,人称云门文偃,其宗派称云门宗。
938年(大有11年),文偃奉诏至当时的京城广州,入宫中说法。获匡真大师封号。此后多次入宫说法。
南汉中宗即位后,于948年(干和6年),请文偃入宫说法,预赐塔号宝光,院号瑞云。
949年(干和7年),文偃过世,寿86,僧腊66。
963年(大宝6年),雄武节度推官阮绍庄梦见文偃指示开塔,奏闻朝廷。南汉后主遣人开塔,将其遗体迎至京城供奉,赐号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
传记
- 《祖堂集》卷十一
- 《景德传灯录》卷十九
- 《禅林僧宝传》卷二
师承
弟子
- 德山缘密
- 双泉师宽
- 香林澄远
- 洞山守初
- 白云子祥
- 巴陵颢鉴
相关条目
- 云门宗
参考文献
- 苏欣郁. (PDF). (PDf) (硕士论文).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03年 [2015-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外部链接
- 云门宗禅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宋代云门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云门文偃禅师的禅学思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云门禅师述评 - 佛教法相学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