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龄
生平
九龄生于绍兴二年(1132年),幼聪慧,好读孔孟之书、《程氏遗书》。出身儒学世家,父陆贺是个知名的儒学学者,八世祖陆希声曾为唐昭宗宰相。
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授迪功郎、湖南桂阳军教授,不就,改授兴国军教授,任职不足一年。
九龄于书无所不读,即佛经、禅宗、老庄之学,亦多有涉猎,若有一善,也不放过,与弟陆九渊讲学于鹅湖,称鹅湖学派。
乾道九年(1173年),陆九龄两访吕祖谦,吕祖谦写信给朱熹:“抚州人士陆九龄子寿笃实孝友,兄弟皆有立,旧所学稍偏,近过此相聚累日,亦甚有问道四方之意。”[1]陆九龄曾二见朱熹、三晤吕祖谦,在拜访朱熹时写有一名句「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淳熙二年(1175年)应吕祖谦之邀,与弟陆九渊、朱熹,三人辩论于江西鹅湖山,邻近数州官吏、学者数百人与闻,史称鹅湖之会。
淳熙七年(1180年)调全州州学教授,未就而卒[2]。朱熹赞其“德义风流夙所钦”。陆九渊撰有《全州教授陆先生行状》[3]。
宝庆二年(1226年)诏谥文达。学者称复斋先生。
参考资料
- 《东莱文集》,《答朱侍讲二十四》
- 《全州教授陆先生行状》载:“已亥四月”(1180年),复斋先生被朝廷任命为全州州学教授,未及到任,便患寒热之疾,“继以脾泄,屡止屡作”,终至不可治。
- 《陆九渊集》卷二十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