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强

陈文强英语:?),香港影视编剧,曾获两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简历

陈文强1982年[1]毕业于香港浸会书院(香港浸会大学前身)中文系[2]

毕业后于电视台任职助理编导,曾参与香港电台的《温馨集》、《塞拉利昂下》、《左邻右里》、《香江岁月》、《阳光下的孩子》、《执法者》等剧的制作。1984年开始为香港电台这些写实单元剧编写剧本[1]。(一说为1982年于无线电视任职助理编导,同年转职香港电台[3];另一说为1981年任职无线电视,1983年转至香港电台任职助理节目主任[4]。)

1986年,香港电台编导(导演)刘国昌银都机构之邀,筹备拍摄一部写实电影,期间刘国昌拉拢曾于香港电台合作的陈文强担任编剧,两人双双进入电影圈,拍成首作《童党》(1988年)[5]。两人为《童党》搜集数据期间,又认识了一位色情场所老鸨母,于是他们构思以此为主题,深入庙街搜集数据,拍成第二部作品《庙街皇后》(1990年)[1],陈文强凭此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6]。随后两人又合作了数部电影,包括刘国昌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五亿探长雷洛传》系列,自1992年上映的《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后两人开始分开发展。

1990年代仍偶有参与香港电台节目编剧工作。1992年已成名的导演许鞍华返回香港电台拍摄新一代《塞拉利昂下》单元《归去来兮》,由陈文强编剧,两人因此结缘[3]。其后两人曾合作电影《女人四十》(1995年)、《阿金》(1996年),《女人四十》让陈文强再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6],但《阿金》则被陈文强视为失败之作[3]

陈文强曾于早年访问中表示希望尝试喜剧或情欲片[1],后终于参与了周星驰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的编剧工作,约十年后又参与了《功夫》(2004年)。

陈文强曾于多间学院任教编剧课程,包括香港演艺学院[7]香港城市大学[7]香港公开大学[7]、母校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2][7][8]

风格

陈文强曾称自己深受前辈编剧陈韵文的影响[3]。陈韵文同出身于无线电视及香港电台,为许鞍华早期的合作编剧。他又认为编剧最重要是对题材有深刻感受[9]

家庭

陈文强于元朗长大,家族是经营米舖[1]。其妻子继承了家族经营的麻雀馆。两名儿子分别从事殡仪业及于音乐版权部门工作[8]

编剧作品

电影

年份 电影名称 备注
1988 童党 刘国昌导演
1990 庙街皇后 刘国昌导演
1991 五亿探长雷洛传(雷老虎)[4][7] 刘国昌导演
五亿探长雷洛传II之父子情仇[4][7] 刘国昌导演
拳王 冼锦青合编;刘国昌导演
1992 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 刘国昌导演
战龙在野 南燕合编
1993 重案组 秦天南、张丽玲、张志成陈德森合编
唐伯虎点秋香[2][4] 谷德昭李力持合编
现代靓妹仔
一代枭雄之三支旗 萧若元李世雄合编
一九四九之劫后英雄传 与萧若元、李世雄合编
1994 六指琴魔 李敏才李炯楷合编
1995 女人四十 陈建忠合编;许鞍华导演
1996 阿金 许鞍华导演
2004 功夫[2][4] 周星驰曾谨昌霍昕合编
2010 龙凤店 与曾谨昌、李思臻合编
2017 毒。诫(前名:神行太保) 林惠菊合编;刘国昌导演
2019 妈阁是座城 改编自严歌苓小说,与芦苇、严歌苓合编

电视节目及网络剧

年份 作品名称 类型 出品电视台/公司 备注
1980年代 塞拉利昂下已知负责单元:
  • 小童.老同(1985)[5][6]
香港电视单元剧集 香港电台 该单元由刘国昌编导
温馨集[1][4]
执法者[1][4]
香江岁月[1][4] 刘国昌编导,陈文强参与剧本修改[5]
廉政先锋[4] 香港廉政公署
1980-90年代 绳之于法[4] 香港电视信息节目(案件重演短剧部分) 香港电台
1990 双城记

已知负责单元:

  • 信天游(上、下集)[6]
香港电视单元剧集
1992 塞拉利昂下 单元:归去来兮[3] 该单元由许鞍华编导
1990年代 人间有情[4]
完全学生手册[4]
2002 齐天大圣孙悟空[7] 香港、台湾合拍电视剧集 第一媒体 与萧若元、叶广荫合编
2014 我们的天空[7] 香港电视单元剧集 无线电视 刘国昌为编导之一
2022 守诚者(前名:守城者)[10][11] 中国内地网络剧集 紫荆文化集团爱奇艺 马焱合编;拍摄计划已搁置

奖项及提名

年份 颁奖典礼 奖项 相关作品 名单 结果
1991 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2] 最佳编剧 庙街皇后 陈文强 获奖
第28届金马奖[13] 最佳原着剧本 拳王 陈文强、冼锦青 提名
1992 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4] 最佳编剧 五亿探长雷洛传 陈文强 提名
1995 第32届金马奖[15] 最佳原着剧本 女人四十 陈文强 提名
1996 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6] 最佳编剧 获奖
2005 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7] 功夫 周星驰、曾谨昌、霍昕、陈文强 提名

参考来源

  1. 韦轩; 方志豪. . 电影双周刊. 1990-04-12, (288): 33-35.
  2. .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3. 郑超卓. .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编). . 整理吴月华、卓男等人对陈文强之访问. 香港: 三联. 2018: 186–197. ISBN 9789620444197.
  4. . 香港青年协会M21媒体空间. [2022-07-02].
  5. 陈文强. . 电影双周刊. 1988-03-24, (235): 22.
  6. . 香港政府信息中心. 2015-04-10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7. . 澳门科技大学. 2016-11-10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8. 杨劲松. (PDF). 香港大公报. 2015-09-16: B17 [2022-07-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7-02).
  9. Betey. . 大影画. 1989-04-01, (19): 9-10.
  10. . 橙新闻. 2021-09-23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11. 郑秋玲. . 香港01. 2021-09-23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12.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13. . 台北金马影展.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14.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4).
  15. . 台北金马影展. [2022-06-14].
  16.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17. .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