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
陀飛輪(法語:)(飛盤的一種)是由瑞士著名鐘錶大師亞伯拉罕·寶璣於1795年發明,並於1801年6月26日由寶璣申請專利,是機械鐘錶機芯中的一個裝置。陀飛輪裝置的設計本身是用於懷錶之上,因為懷錶垂直的放在口袋中,或掛在頸上時,地心引力會影響擺輪搖擺速度,引致出現誤差。

寶璣陀飛輪手錶
陀飛輪的原理基本上是把游絲、叉式槓桿和擒縱系統設計在同一軸上運作,陀飛輪在運行時會不斷旋轉,以減少地心引力所做成的影響。
但隨著二十世紀手錶的興起,由於手錶並非長時間垂直放置,因此陀飛輪裝置對手錶的作用已經沒有懷錶那麼大,但陀飛輪裝置極其複雜,而且由於製作成本及工藝的要求相當高,因此陀飛輪便成了高級手錶的代名詞[1]。

高珀富斯的雙陀飛輪腕錶

一枚配置陀飛輪的積家腕錶
參照
資料來源
- . 自由電子報. 2008-07-04 [201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2).
- 蕭若元,"購得新玩意:陀飛輪錶〈蕭若元:退休蕭析〉2017-08-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emeHK,2017/08/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