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河
阿姆河(波斯语:;乌兹别克斯坦语:;普什图语:;土库曼斯坦语:;塔吉克斯坦语:),是中亚地区最长的内流河。在古代,这条河被认为是大伊朗和图兰之间的边界。
阿姆河 | |
Oxus, Jayhoun, də Āmu Sind, Vaksu, Amu River | |
[[File: Amudaryasunset.jpg|285px|none|从土库曼斯坦斯坦看阿姆河 {{|}}]] 从土库曼斯坦斯坦看阿姆河 | |
名称起源:以安穆尔城(今土库曼斯坦纳巴特)命名 | |
国家 | ![]() ![]() ![]() ![]() |
---|---|
地区 | 中亚 |
支流 | |
- 左侧支流 | 喷赤河 |
- 右侧支流 | 瓦赫什河、苏尔汉河、谢拉巴德河、泽拉夫尚河 |
主源 | 帕米尔河/喷赤河 |
- 位置 | 塔吉克斯坦斯坦帕米尔高原佐库里湖 |
- 海拔 | 4,130 m(13,550 ft) |
次源 | Kyzyl-Suu/Vakhsh River |
- 位置 | 吉尔吉斯坦帕米尔高原阿赖谷地 |
- 海拔 | 4,525 m(14,846 ft) |
汇合点 | 克尔基 |
- 海拔 | 326 m(1,070 ft) |
河口 | 咸海 |
- 位置 | 乌兹别克斯坦斯坦阿姆河三角洲 |
- 海拔 | 28 m(92 ft) |
长度 | 2,620 km(1,628 mi) |
流域面积 | 534,739 km²(206,464 mi²) |
流量 | |
- 平均流量 | 2,525 m³/s(89,170 ft³/s)[1] |
- 最大流量 | 5,900 m³/s(208,357 ft³/s) |
- 最小流量 | 420 m³/s(14,832 ft³/s) |
![]() 阿姆河流域地图
| |

太空所见的阿姆河三角洲,1994年11月
名称
阿姆河在各不同时期,不同语言中有着多个不同的称谓。古希腊语称“奥克苏斯河”(),拉丁语作“Ōxus”。中国《史记》、《汉书》中称之为“沩水”,《魏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称其为“乌浒水”,为“奥克苏斯”的对音。古伊朗语称其为“瓦赫舒河”。《大唐西域记》中作“缚刍河”,即为“瓦赫舒河”的对音。希伯来语称其גּוֹזָן(Gozan);阿拉伯语则为جيحون(Jihôn、Jayhoun)。《元史》作暗木河。《明史》作阿木河。
地理
阿姆河的源头瓦罕河(Wakhan)出自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和兴都库什山脉海拔的4900米的山岳冰川,西流汇合源出帕米尔高原的帕米尔河,称喷赤河(Pyandzh),再曲折西流,汇合瓦赫什河后称阿姆河,向西北流入咸海。流经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四个国家。阿姆河长1415公里;从源头起算,全长2540公里,流域南北宽960公里,东西长1400公里,面积46.5万平方公里。靠高山冰川和融雪补给,每年有春、夏两次汛期。河水含沙量多,水力资源丰富,有灌溉之利,建有多处水电站和水库。从河口到查尔朱可通航。阿姆河也是文化的分界:3世纪时是嚈哒与伊朗,后来是突厥与伊朗,泾渭分明。据记载,阿姆河并不总是流入咸海,历史上曾注入里海。

阿姆河区域
参考文献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阿姆河 |
- Daene C. McKinney. (PDF). 18 November 2003 [2014-10-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3).
- Curzon, George Nathaniel. 1896. The Pamirs and the Source of the Oxus.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London. Reprint: Elibron Classics Series, 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 2005. ISBN 1-4021-5983-8 (pbk); ISBN 1-4021-3090-2 (hbk).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