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
防空战(英语:)是为防阻、消灭或减低敌方空袭效果所采之一切措施。[1] 包括从地面(水面)、水下、以及空中发射的武器系统,与武器搭配的侦测系统,指挥管制系统,以及被动的防御手段。飞弹防御是防空的延伸,目标是让防空系统不只拦截飞行器,也能拦截任何空中的投射体(飞弹、火箭炮弹,甚至砲弹)

各种防空武器
战争与军事 |
---|

美军防空部队士兵守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旁侧

2K22通古斯卡自行高射炮是1980年代至今俄罗斯的主要野战防空兵器,结合雷达,高射砲,与短程飞弹于一身
概述
防空作为依战略可分类为以下两大类型
主动防空
主动防空是以主动的手段来对付敌方的空中威胁,将其破坏或削弱其战斗效果。[1] 主动防空的内核命题,就是侦测与攻击敌方的飞行器或其他空中威胁。有鉴于20世纪飞行器科技的快速演进,用以对抗的防空技术也不断的推陈出新。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
- 侦测手段:一次大战时代,人们曾经以哨兵携带望远镜或以声音测位器侦测引擎噪音得知敌机来袭。1930年代开始实用化的雷达技术将对空侦测的范围大幅的扩展。冷战时代压制雷达侦测的战术出现之后,光电寻标系统被应用于辅助雷达侦测与锁定敌机。
- 攻击手段:包括以拦截机对敌机发起空战,从地面或船舰以各式机枪、高射砲、飞弹射击敌机,以及用电子作战干扰敌飞弹或无人战斗航空载具等。直到1950年代,防空的主要武器都是无导引的枪砲或火箭弹。之后飞弹成为主流(除了在极短距离内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仍然使用枪砲作为攻击手段)。枪炮的弹头与引信种类,飞弹导引的手段,从过去到现在都非常的多样化。
- 射击计算:和地面或水面作战相比,防空作战的目标是在三维空间当中移动,所以要令射弹击中目标,只有几种方法:以大量射弹形成火网等敌机撞上来;同时计算射弹与目标的速度跟方向来预测瞄准点;要不就是设法导引射弹去追踪目标。一次大战时代的高射砲只能制造火网,在二次大战时代开始出现尝试从目标速度与方向预测枪砲瞄准点的模拟计算机。当飞弹出现之后则产生了集成雷达与射击参数解算的射控系统,即使是无导引的高射砲也得益于射控系统的进步而大幅提高击杀几率。
- 指挥与管制:在二次大战开战前英国创建了世界最早的雷达监视网以及一个集成指挥空军机队与陆军防空武器的体系(道丁系统)。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都致力于建构大规模的预警雷达网,并且延伸到以人造卫星进行的监控(例如北美防空司令部)。作战管制的部份,包括确立空中的交战规则,创建敌友识别系统以防友军误击等软件方面的建设。
陆基防空系统有多种部署方式:
参考资料
- NATO STANDARDIZATION AGENCY. (PDF): 2-A-8. 2013 [2021-06-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8).
All measures designed to nullify or reduce the effectiveness of hostile air action.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