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海文

阎海文(,1916年—1937年8月17日),辽宁北镇人,其为国民政府空军飞行员。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而靠亲友求学,曾几次辍学。1934年夏,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央航空学校,均被录取,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选择了中央航空学校。航校毕业后,任空军第五大队 - 第二十五队少尉飞行员。「七‧七」事变后派驻扬州担任「战场空中支持联勤」并运行南京空防任务。

阎海文
空军少尉 阎海文
出生1916年
 中华民国辽宁省北镇县
逝世1937年8月17日 
 中华民国上海市
效命 国民革命军
军种中华民国空军
军衔空军少尉,逝后追授空军中尉
部队空军第五大队 - 第二十五中队
参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简介

1929年。「九‧一八」事变前两年就读沈阳初中。「九‧一八」事变后,全东北所有的学校被强制教授日语,灌输日本「军国主义」思想,鼓吹「大东亚共荣圈」。阎海文都不愿意为「满洲国」效劳,便退学回家。阎海文退学后回到北镇(今北宁市)大市乡(今海文乡),第二年,阎海文进入北平就读于抗日的「东北中学」。阎海文1934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先后考上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中央航空学校」。阎海文放弃陆军军官学校,兴高采烈地前往杭州笕桥空校。经两年苦读和严格的训练,阎海文于国民政府中央航校六期毕业成了优秀的飞行员,分配到空军第五大队当见习官。

1937年8月17日,所属第五大队轰炸上海北四川路日军陆军司令部时,被日本军队之高射砲击中,机身着火。阎海文跳伞时因风向偏差降落于日军阵地上空。并被追捕日军包围,阎海文开枪打死了数名日军,在面对日军劝降时喊出「中国无被俘空军!」之言,随即用最后一发子弹自杀,年仅22岁。在日本有记录可查。日本军人亦敬重阎海文之气节,埋葬并立碑「支那空军勇士之墓」。壮烈殉职后,国民政府追赠中尉。遗体葬于航空烈士公墓[1]

后续

为借中国空军勇士鼓舞日本侵略军的斗志,日本军阀在东京新宿举办了「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台上展出的除阎海文烈士的手枪、子弹带、弹壳、降落伞和飞行服装之外,一件最重要的展品是从阎海文的飞行帽夹层中找出的珍贵照片。[2] 同年9月11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特派员木村毅发回日本国内一则报导,在日本列岛引起了强烈震动。木村在文中叹道: “此少年空军勇士之亡,虽如苞蕾摧残,遗香不允,然此多情多恨,深情向往之心情,虽为敌军,亦不能不令我全军将士一掬同情之泪也。”文章最后甚至惊呼:“今日之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

关连项目

外部链接

脚注

  1. . [2018-07-01].
  2. . [2018-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