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燃
闪燃(英语:),一般发生在一个起了火的密闭空间,是一个小火发展成大火的必经过程。因为现场积聚大量可燃物质,当密封燃烧下,产生大量烟雾形成分烟层,分烟层对流至室内其他地方并对这些地方造成辐射热。而在这些地方下的对象受辐射热影响开始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当温度持续上升至逾摄氏650度时,令火场顶部积聚的浓烟内的一氧化碳变为可燃气体(按:一氧化碳的自燃温度为609 °C),从而在一至两秒间被火场的高温自动点燃[1],继而引起全场起火,变成一片火海,极为致命。
闪燃的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P. H. Thomas于1860年代提出[2],其他学者仍然持续地对闪燃理论发表相关的研究[3]。
- 先兆:现场气温突然飙升,天花板上出现像海啸波浪的浓烟,浓烟呈现像雪球滚动形态的滚燃。
- 处理:在火场洒水降温,防止浓烟温度持续升高至点燃[4]
- 在火场内人员自保方法:一旦出现闪燃,立即伏下,找对象掩护
参看
- 火灾术语歧义一览
- 2019年木里森林火灾
- 嘉利大厦火灾事件
- 回燃
- 加拿大航空797号班机
- 国王十字站大火
- 洒水系统
- 京都动画纵火案
数据源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