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号导弹巡洋舰
长津号导弹巡洋舰(USS Chosin CG-65),是一艘隶属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该舰于1991年入役,以长津湖战役命名,这是首艘使用“长津”命名的美国舰艇,绰号“战龙”(War Dragon)。[1]
长津号 ![]() USS Chosin | |
---|---|
![]() | |
概觀 | |
艦種 | 神盾巡洋艦 |
艦名出處 | 长津湖战役 |
擁有國 | ![]() |
艦級 |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
服役 | 1991年1月12日 |
現況 | 服役 |
徽章 | ![]() |
技术数据 | |
滿載排水量 | 9,600 long ton(9,800 t) |
全長 | 567英尺(173米) |
全寬 | 55英尺(17米) |
吃水 | 34英尺(10米) |
燃料 | 柴油 |
鍋爐 | 4具通用电气LM2500燃气轮机 |
动力 | 80,000轴马力(60兆瓦);雙軸推進 |
最高速度 | 32.5 kn(60.2 km/h;37.4 mph) |
續航距離 | 20节(37公里/小时)时 6,000海里(11,000公里);30节(56公里/小时)时 3,300海里(6,000公里) |
乘員 | 30名軍官, 300名士兵 |
武器裝備 | 兩座Mk 41垂直發射系統(包含128具發射單元,可载 RIM-66 标准二型中程防空导弹 RIM-67 标准一增程型防空导弹 RIM-161 标准三型反弹道导弹 RIM-162 改进型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RIM-174 标准六型远程防空导弹 BGM-109 战斧巡航导弹 RUM-139 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RGM-84 鱼叉反舰导弹、 RGM-158C 远程反舰导弹 |
艦載機 | 2 架SH-60B海鷹直升機 |
其它 | 4 x SPY-1B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SPS-49(V)6 2-D对空搜索 SPS-55/53平面搜索 SPS-64(V9)導航 SPQ-9A平面搜索/艦炮射控 SQR-19 戰術拖曳聲納陣列 SQS-53 低頻主/被動艦首聲納 SLQ-32(V)3被動偵測/主動干擾系統 Mk36 or Mk50 SRBOC誘餌發射器 SLQ-25A海女精靈魚雷誘餌 |
建造和服役
本舰由英戈尔斯造船厂建造,于1988年7月22日安放龙骨,1989年9月1日下水。1989年10月,长津湖战役时任美国第七海军陆战团一营营长的雷蒙德·G·戴维斯为该舰命名。本舰于1991年1月12日服役,加入美國太平洋艦隊,母港为珍珠港。[2][3]
舰徽
舰徽中包含着纪念长津湖战役的元素。
盾徽背景色为红色和浅蓝交错,象征着朝鲜战争中南北两方的冲突。此外红色也代表勇气和流血,金色代表卓越奉献和崇高理想。盾徽中央插着两把剑,分别为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剑。盾徽中光芒象征着战斗的火焰和長津湖地区寒冷的环境。[1]
舰徽上方喷火的半身龙,代表着来自中国的威胁。三叉戟象征海军力量。下方写有拉丁语座右铭“不可战胜”(Invictus)。[1]
服役历史
1992年8月10日,该舰离开珍珠港,随遊騎兵號航空母艦(CV-61)战斗群进行首次部署。[4]
2000年代,先后为南方守望行动、持久自由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提供支援。[4]
2008年,被海军检查调查委员会INSURV认定为“不适合持续作战”。[5]进入珍珠港维修,于同年8月重新启航执行任务。[4]
2009年,其向位于也门的疑似基地组织基地发射了战斧导弹。[6][7]
其参加了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8][9][10]
2016年,在服役25年后,其将母港从珍珠港移到圣迭戈海军基地,以进行现代化改造。[11][12]
2020年,其将母港移到华盛顿州埃弗雷特海军基地,以在其干船坞继续进行巡洋舰现代化计划。[13]
参考文献
- . US Navy.
- . Naval Vessel Register.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 . 1991 Maritime Reporter. 1991-02-12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 .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 . Inside the Navy Vol. 22, No. 16 (April 27, 2009).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 . newwars. 2009-12-19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 . 纽约时报. 2022-03-09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 . ww.staradvertiser. 2010-07-15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 . US Navy. 2013-05-05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 . 2014-07-02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 . U.S. Indo-Pacific Command. 2016-03-26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 . militarynews. 2016-03-29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 . US Navy. 2020-11-02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