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瑗
钱瑗(1937年5月19日—1997年3月4日),英国牛津出生,祖籍江苏无锡,中国著名学者兼作家钱锺书和杨绛独生女,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教授。
钱瑗 | |
---|---|
出生 | 1937年5月19日![]() |
逝世 | 1997年3月4日![]() | (59岁)
国籍 | ![]() ![]() |
配偶 | 王德一 杨伟成 |
亲属 | 继子: 杨宏建 父: 钱锺书 母: 杨绛 |
学历 | |
经历
|
生平
钱瑗是著名学者兼作家钱锺书和杨绛在英国牛津大学时所生的独生女儿,小名“圆圆”。祖父钱基博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杨荫杭则说她“过目不忘”,钱锺书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和父亲钱锺书最亲。杨绛《我们仨》里写“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杨绛称其是自己“平生唯一杰作”。
1959年,钱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她精通英、俄两种语言,1966年,从事英语教学。
钱瑗曾先后嫁给王德一(1967)、杨伟成(1974,杨为著名结构工程大师杨宽麟之子)。文革时期,王德一因“炮打林副统帅”的“罪名”被批斗自杀。夏志清说王得一乃钱锺书为王德一取的别名(典出《老子》第三十九章),王德一是钱瑗大学同届同学,历史系毕业。王德一并非工人,而是一位大学教授[2]。
1997年3月4日,钱瑗因骨癌病逝北京,享年59岁。当时钱锺书也在哮喘、腱鞘炎、输尿管肿瘤、膀胱癌、胃肿瘤中煎熬[3],杨绛为了不让丈夫难过,瞒了好久才将此事吐露。
注释
- legislation.gov.uk: "British Nationality and Status of Aliens Act 19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riginal as printed)
- 黎虎《钱瑗伉俪事略补正》,原载《我们的钱瑗》
- . 共识网. 201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参考
-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小说家族》
- 夏志清《阿圆回去了——〈我们仨〉的悲剧》(原载台湾《中国时报》,2003年9月30日)
- 黎虎《钱瑗伉俪事略补正》
- 杨绛着《我们仨》,与续篇《我们的钱瑗》(三联书店出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