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综

错综修辞法的一种[1],此修辞法定义为将文句中形式整齐的行句故意抽换词面交错语次(或作交蹉语次)、伸缩文身变化句式,使文句的形式参差,词汇别异。[2]

抽换词面

在整齐之文句中,把重复出现的词语改换成不同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冥冥」与「惛惛」在此都是「专默精诚」的意思,此两词为抽换词面。
  • 「是故谋闭而不,盗窃乱贼而不。」(《礼记·礼运》)
「兴」与「作」在此都是「发生、产生」的意思,此两词为抽换词面。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在此都是「并吞」的意思;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在此都是「天下」的意思,此两组词为抽换词面。
  • 鱼虾而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侣」与「友」在此都是「以...为伴」的意思,此两词为抽换词面。
  • 「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以」与「而」在此都是「与」的意思,此两词为抽换词面。

交错语次

在语文中,将词语的次序前后调动,故意安排得前后参差不齐。

原句为「西伯幽而演,不以隐约而弗务;周旦显而制,不以康乐而加思。」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原句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前赤壁赋〉)
原句为「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原句为「渔于江之上而侣鱼虾,樵于渚之上而友麋鹿。」

伸缩文身

在语文中,将整齐的句子刻意增加或减少字数,使长句与短句互相交错。

  •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简媜〈夏之绝句〉)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拉长了语句。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积善成德…备焉」使句子延展,参差不齐。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矜、寡……皆有所养」比前面「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还添了更多字,使句子延展,和前文参差不齐。

变化句式

将肯定句与否定句,直述句与疑问句,穿插写入。

  • 「婚后生活不是砖,不是石,不是泥,不是沙,而容忍,体贴,宽恕,牺牲。」(孟谷〈琉璃塔〉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天上虹。」(徐志摩再别康桥〉)
  • 「诚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注释

  1. . www.chinesewords.org. [201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2. 黄庆萱. . 三民书局. 2017-10. ISBN 978957143545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