钍-230
钍-230是钍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原子核由90个质子和140个中子构成,是一种痕量同位素,半衰期约七万五千年,可以用来测定珊瑚和确定洋流流量。
基本 | |
---|---|
符号 | 或Ionium / 230Th 或 Io |
名称 | 钍-230、或Ionium / 230Th 或 Io- |
原子序 | 90 |
中子数 | 140 |
CAS号 | 14269-63-7 ![]() |
核素数据 | |
丰度 | 0.0002(2) |
半衰期 | 7.538(30)×104 年 |
母同位素 | 234U (α衰变) |
衰变产物 | 226Ra |
原子量 | 230.033133843 u |
自旋 | 0+ |
过剩能量 | 30,863.976 keV |
结合能 | 7,630.99 keV |
衰变模式 | |
衰变类型 | 衰变能量(MeV) |
α衰变 | 4.770 |
[[未知的元素“或Ionium / 230Th 或 Io”的同位素]] 完整核素表 |
20世纪初美国放射化学家伯特伦·博尔特伍德在研究铀的衰变链时曾认为钍-230是新的元素,并命名为Ionium[1],元素符号为Io[2]。
命名
钍-230现行的名称是利用其元素名称「钍」以及其质量数组成。在钍-230刚发现初期,曾被称为Ionium,其名称源自于离子(ion)与金属元素后缀(-ium)的组合[3],在发现钍-232之后,才发现钍-230与钍-232是同一种元素[4][5]。
Ionium中文翻译为「锿」,部分文献认为其与元素锿等价[6],而词汇「Ionium–Thorium Dating」—— 一种利用钍-230(Ionium)与钍-232(Thorium)定年的方法,亦翻作「锿钍定年法」[7]。
历史
最早进行相关研究的是阿达·希钦斯与弗雷德里克·索迪。早在1904年,他们假设了镭是由铀衰变而成的,但实际过程并不清楚。 1907年,美国放射化学家伯特伦·博尔特伍德相信铀与镭的衰变链之间有一个新的元素「Ionium」存在[1][8]。后来阿达·希钦斯对Ionium进行了研究,希钦斯选择性地从矿石样品中提炼并纯化出铀,测定了Ionium的半衰期,并于1915年发表了此项研究[9]。而在1911年时,维利·马克瓦尔德和亚历山大·史密斯发表了证据表明钍-230和Ionium是相同的[10],而证明了Ionium不是一种新的元素,仅是钍的一个同位素。
参见
![]() |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
- 钍-232
- 锿钍定年法
相邻较轻同位素: 钍-229 |
钍-230是 钍的同位素 |
相邻较重同位素: 钍-231 |
母同位素: 铀-234(α衰变) 铀-230(β+β+,罕见) |
钍-230的 衰变链 |
衰变产物为 镭-226(α) 汞-206、 氖-24 (集团衰变) |
参考文献
- Rayner-Canham, Marelene F.; Rayner-Canham, Geoffrey W. . Philadelphia: 化学遗产基金会. 1997: 152–155 [2018-01-29]. ISBN 97809419011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 . wordreference.com.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 . oxforddictionaries.com.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0).
Early 20th century. From ion + -ium. With the semantic motivation, compare quot. 1907.
- Sciences, John P. Rafferty Associate Editor, Earth. .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Inc. 2010-08-15: 150 [2022-08-09]. ISBN 978-1-61530-12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英语).
- Vértes, Attila; Nagy, Sándor; Klencsár, Zoltán; Lovas, Rezso György; Rösch, Frank.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0-12-10: 800 [2022-08-09]. ISBN 978-1-4419-071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英语).
- .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Rayner-Canham, Marelene F.; Rayner-Canham, Geoffrey W. (PDF). Bulletin for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2000, 25 (2): 103–108 [2014-04-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09).
- Soddy, Frederick; Hitchins, Ada F.R. . The London, Edinburgh, and Dubli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 of Science. 1915-08, 30 (176). ISSN 1941-5982. doi:10.1080/14786440808635387 (英语).
- Lind, S. C.; Whittemore, C. F.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14-10, 36 (10) [2022-08-09]. ISSN 0002-7863. doi:10.1021/ja02187a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英语).
- . periodictable.com.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