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诵盘
生平
1908年从嘉兴秀水中学毕业,考入同济德文医学堂,与朱家骅是同班同学。1915年本科毕业。1916年任浙江督军府朱瑞之下任军医。不久辞职,1918年在新婚夫人谭郁芳资助下在上海萨坡赛路开设私人崇仁医院,中西医结合。结识孙中山、蒋介石和戴季陶等革命党人,资助孙中山革命。与蒋介石、戴季陶是结拜兄弟。1924年平定商团叛乱后,孙中山为蒋介石、戴季陶、金诵盘3人的4子分别取名为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
黄埔军校创办后,金诵盘应邀前往任该校第二三四期上校军医处处长,兼广州军医补习所教务长。北伐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上校卫生处处长。1928年11月任国民政府卫生部统计司司长。后回上海开办静安医院。
抗战爆发后,将静安医院6间病房12个床位的全部医疗设备及一切药品器械等捐献给红十字会,1937年9月赴南京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医署野战救护处中将处长[2],11月20日奉命组织第二救护总队。[3][4]南京沦陷时避难于上海路上的美国大使馆内,后又被劝说转移到金陵女子大学内的难民营。1938年2月26日化装美国教会神职人员由无锡、上海转道香港至武汉。[5]任国民政府卫生勤务部,军医署卫生监察委员会主任、陆海空总司令部卫生处处长、卫生部统计司司长等职,赴重庆后任军医署副主任、院长。1938年冬作为重庆当局代表赴延安慰问八路军伤病员,与毛泽东、周恩来及中国共产党其他几位领导人晤谈、合影。
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参议、考试院顾问,兼南京医师公会理事长,开办国医训练班,致力于培养医卫人才。1946年,当选全国医师公会联合会理事长。[6]1946年底向东京国际军事法庭提供证词,以陷京3个月所见所闻控诉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1948年由南京迁。1949年返故乡黎里设所行医。
1951年镇反运动被捕,先被判死缓,后改判有期徒刑两年。周恩来从黄炎培、劭力子处闻讯后电示华东军政委员会“查明金诵盘下落,予以特殊照顾。”释放后1952年到无锡任苏南行署卫生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任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驻会委员,后任江苏省卫生厅顾问、江苏省政协委员。[7] 1958年因胰腺癌病逝。
家人
- 夫人谭郁芳
- 儿子金定国,后改名金勉之,在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工人退休。
- 其子金亶、金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