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生活
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是一个将个人日常生活中用输入、状态和表现这样的参数,将科学技术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革命[1]。其中输入是人体吸收的外界因素,例如消化的食物,空气质量等;状态是人体当前的特征,例如心情、皮肤电活动、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表现是人体表现的行为,分为心理上和物理上的表现。
历史
这个运动由《连线》杂志的编辑加里·沃尔夫[2] 和凯文·凯利[3] 在2007年发起[4], 称作“通过自我追踪进行自我认知的工具开发者和用户兴趣小组”。2010年,沃尔夫在TED大会宣言了他的技术革命[5]。 在2011五月,第一届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市召开[6]。
“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也称作“自我跟踪”(self-tracking)、“生理信息”(body data)或者“生活数据化骇客”(life hacking)。他在this one in the Econom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和this in Forb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等文献中均有描述。
方法学
量化生活的主要方法学就是数据收集、数据可视化、交叉引用分析和数据相关性的探索。[7]
设备
如下列举了目前最流行的量化生活的应用。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传感器、移动设备、无线连接和电池续航都有了大幅的发展,并且价格越来越低廉,产生了大量不同的量化生活的软件和硬件可供选择[8]。
活动监视装置
- BodyMedia FIT
- Fitbit Tracker
- Nike+ FuelBand
- Pebble
- Zephyr BioHarness
睡眠监视装置
- Fitbit Tracker
- Lark[9]
- WakeMate
- Zeo
生理测量
- Fitbit Aria scale
- Withings body scale
参考阅读
- Lifelog
引用文献
- Bloch, Doreen. . New York, NY: Building Bloch Books. 2012: 215–217. ISBN 978-0-6155-764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0).
- Singer, Emily. . MIT. [201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Wolf, Gary. . Gary Wolf. [201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7).
- . [201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7).
- Wolf, Gary. . TED大会. [201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Financial Times. 201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7).
- Hesse, Monica. .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9, 2008 [201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 . Quantified Self. [201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6).
- Panzarino, Matthew. . The Next Web. [201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