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
郑晓(1499年—1566年),字窒甫,号淡泉、澹泉,[1]小字阿文,[2]浙江海盐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刑部尚书。
郑晓 | ||
---|---|---|
大明刑部尚书 | ||
籍贯 | 浙江海盐县 | |
字号 | 字窒甫,号澹泉 | |
谥号 | 端简 | |
出生 | 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月十二日 | |
逝世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 |
配偶 | 娶刘氏 | |
出身 | ||
|
生平
弘治十二年(1499年),郑晓出生于海盐县城武原镇北门。自幼读遍《史记》、《元史》,嘉靖元年(1522年)举乡试第一,嘉靖二年(1523年)联捷二甲进士,授兵部职方主事,着《九边图志》。因父忧而归海盐,久居乡间。[3]许赞任吏部尚书时,召入吏部任考功郎。[4]不畏严嵩权势。迁太仆丞,后任刑部右侍郎。[5]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吏部尚书李默因与严嵩不合被杀,此事对郑晓的打击很大,郑晓烧了部分书稿。[6]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升刑部尚书,[7]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又因得罪严嵩遭革职。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卒。赠太子少保,谥端简。
参考文献
- 《皇明三元考》 10卷 ,412
- 《国朝献征录·卷四十五》,197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郑晓 ,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职方主事。日披故牍,尽知天下阨塞,士马虚实强弱之数。尚书金献民属撰九边图志,人争传写之。以争「大礼」廷杖。大同兵变,上疏极言不可赦。张孚敬柄政,器之,欲改置翰林及言路,晓皆不应。父忧归,久之不起。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许赞为吏部尚书,调之吏部。历考功郎中。夏言罢相,帝恶言官不纠劾,诏考察去留。大学士严嵩因欲去所不悦者,而晓去乔佑等十三人,多嵩所厚。嵩大憾晓,调文选。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赞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赞以谢嵩。嵩欲以子世蕃为尚宝丞,晓曰:「治中迁知府,例也。迁尚宝丞,无故事。」嵩益怒。以推谪降官周𫓧等,贬晓和州同知。稍迁太仆丞,历南京太常卿。召拜刑部右侍郎。俄改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寻还视刑部事。严嵩势益炽。晓素不善嵩。而其时大狱如总督王忬以失律,中允郭希颜以言事,晓并予轻比,嵩则置重典。南都叛卒周山等杀侍郎黄懋官,海寇汪直通倭为乱,晓置重典,嵩故宽假之。惟巡抚阮鹗、总督杨顺、御史路楷,以嵩曲庇,晓不能尽法,议者讥其失出云。
- 郑履淳:《吾学编序略》。
- 《明世宗实录》 457卷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赞曰:李钺诸人皆以威略干济显于时。钺与王宪、王以旗之治军旅,李承勋、范鏓之画边计,才力均有过人者。胡世宁奋不顾身,首发奸逆,危言正色,始终一节。易称「王臣蹇蹇」,世宁近之矣。王邦瑞抵抗权幸,踬而复起,郑晓谙悉掌故,博洽多闻,兼资文武,所在着效,亦不愧名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