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特兰

索马里邦特兰州[2]索马里语阿拉伯语:),通称邦特兰(;),位于索马里东北部,是索马里的一个联邦成员州

索马里邦特兰州
Puntland State of Somalia[1]


邦特兰国旗
国旗
邦特兰国徽
国徽
首都加罗韦
最大城市博萨索
官方语言索马里语阿拉伯语
族群索马里人
宗教伊斯兰教
政治体制联邦成员州
领导人
 主席
马哈茂德·缪斯·哈尔西
 副主席
阿卜迪萨马德·阿里·希雷
面积
 总计
212,510平方公里
 水域率
/%
人口
 估计
3,900,000(2009年估计)
 密度
18/平方公里
货币索马里先令(SOS)
时区UTC+3
电话区号+252 (索马里)
ISO 3166码SOM
中央银行索马里邦特兰州银行
互联网顶级域.so

当地的达鲁德氏族于1998年7月发表自治宣言,并于同年8月1日在努加尔州加罗韦创建了自治政府,而邦特兰则是对该政府统管辖区域的称呼。实际控制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占索马里总面积近三分之一。[3]

邦特兰为索马里继索马里兰以来,第二起实际分裂的案例。但与索马里兰不同的是,邦特兰表达了愿意经由联邦制重新和索马里统合的立场。此外邦特兰和索马里兰有接壤,因此有领土方面的纷争。

现任政府主席是莫哈穆德·慕塞·哈希二世。首任政府主席阿卜杜拉希·优素福·艾哈迈德在2004年10月14日成为索马里过渡全国议会的领袖,同月中辞去邦特兰政府主席的职务。此过渡全国议会尚包含西南索马里的领导人,和索马里兰以外的全部势力,所以是否能够重新树立起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引起国际的关注。2024 年 4 月,由于索马里宪法修改存在争议,邦特兰宣布将作为一个功能独立的国家运作。

行政区划

邦特兰控制索马里下列区域:

  • 努加尔州(Nugaal)
    • 加罗韦(Garoowe):州首府
    • 艾尔(Eyl)
    • 博丁雷(Burtinle)
    • 登格拉尤(Dangorayo)
    • 高得博吉兰(Godob Jiraan)
    • 加兰(Jalam)
  • 巴里州(Bari)
    • 博萨索(Boosaaso):州首府/商业中心
    • 喀达拉(Qandala)
    • 卡目因(Carmooyin)
    • 乌费因(Ufeyn)
    • 胡巴巴斯(Hubabays)
    • 邦得系雅达科(Bander Siyada Qow)
    • 巴里迪丁(Bali Dhidhin)
    • 卡鲁拉(Calula)
    • 巴嘎尔(Bargaal)
    • 伊斯库舒邦(Isku-Shuban)
    • 雅尔户(Yalhoo)
    • 嘎尔嘎拉(Galgala)
    • 艾尔达西尔(EL-Dahir)
    • 拉阿格(Laag)
    • 卡林(Karin)
  • 卡卡尔州(Karkaar)
    • 卡得侯(Qardho):州首府
    • 瓦西也(Waciye)
    • 哈芬(Hafun)
    • 拉口(Rako)
    • 胡尔迪又(Hurdiyo)
    • 西尔目(Ceelmur)
    • 希多(Xiddo)
    • 达尔温因(Dalweyn)
    • 朱利雷(Juurile)
    • 可达荷(Qodax)
    • 都多(Dhuudo)
    • 邦达贝拉(Bandar Beyla)
    • 都得侯约(Dud Hooye)
  • 穆杜格州(Mudug)
    • 嘎尔卡西欧(Gaalkacyo):州首府
    • 嘎尔多葛博(Galdogob)
    • 巴卡得温(Bacaadweyn)
    • 吉利班(Jiriiban)
    • 嘎拉卡得(Garacad)
    • 几苏得(Geesood)
    • 图楼布而雅嘎博(Tuulo Buuryaqab)
    • 图楼卡嘎兰(Tuulo Cagaaran)
    • 哈尔霍(Xarfo)
    • 布尔萨拉(Bursaalax)
  • 苏尔州(Sool)
    • 拉斯阿诺得(Las Anod):州首府
    • 胡顿(Xudun)
    • 塔雷(Taleex)
    • 布肯(Boocame)
    • 卡拉贝得(Kala-baydh)
    • 雅古力(Yagoori)
  • 萨那格州(Sanaag)
    • 西里加博(Ceerigaabo):州首府
    • 巴得罕(Badhan)
    • 哈达富迪莫(Hadaaftimo)
    • 尤贝(Yubbe)
    • 阿马雷(Armale)
    • 希尔阿富温(Ceel afweyn)
    • 达马拉哈嘎雷(Damalla- Hagare)
    • 艾怡尔布(Eilbuh)
    • 密第嘎雷(Midigale)
    • 都尔都力(Dur-duri)
    • 拉斯科雷(Laasqoray)
    • 拉得拉口(Rad-Laako)
  • 黑兰州(Haylaan)
    • 达哈尔(Dhahar):州首府
    • 布兰(Buraan)
    • 欣嘉罗尔(Hingalol)
    • 艾尔又(Elayo)
    • 巴拉格(Baraag)
    • 巴尔里布斯雷(Ballibusle)
    • 得哈兰(Dhalan)
    • 瓦得希尔(Wardheer)
  • 卡因州(Cayn)
    • 布侯得勒(Buuhoodle):州首府
    • 威得威得(Widhwidh)
    • 荷鲁法迪(Horufadhi)
    • 亚雷(Yayle)

参考文献

  1. (PDF).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10).
  2. . [202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7).
  3. . 联合国.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6).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