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隋使

遣隋使日本推古天皇朝(倭国)派遣到隋朝的使节团。从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8年(隋炀帝大业四年)、614年(隋炀帝大业十年)、618年(隋炀帝大业十四年)的18年之间至少有5次遣使入隋。到了唐时则称为遣唐使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第一次

派遣第一回始于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书纪》无记载。《隋书》「东夷传俀国传」载有高祖文帝问遣使的对话:「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太无义理。』于是训令改之。」该次使节归国后促成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十七条宪法

第二次

《日本书纪》有记载607年(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及其他留学生来到隋国,[1]吸收隋国政治制度,在隋的汉名为「苏因高」。但因国书写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不符合隋的天下秩序,导致隋的不满,不过隋朝为了征伐高句丽,遣裴世清赴日,避免大和王权与高句丽结盟。

第三、四次

609年小野妹子以送裴世清为由再次出使隋国,该次遣隋使有高向玄理南渊请安僧旻等留学生、留学僧随同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批留学生、留学僧成为日后初期遣唐使的使臣,并推动日本大化革新,对日本唐化改革贡献极大。[2]614年又派犬上御田锹出使。

遣隋使列表

关于日本派遣遣隋使的次数,有不同种说法。但根据《日本书纪》和《隋书》的记载来看,其次数不少于5次。

日本遣隋使一览
次数出发年归国年遣隋使其他派遣者备注出处
1 ?600年 ?《隋书·倭国传》
2607年608年小野妹子持国书赴隋,隋遣裴世清赴日《日本书纪》
《隋书·倭国传》
? ?608年 ?不知与608年至609年的遣隋使是否是同一次《隋书·炀帝纪》
3608年609年小野妹子
吉士雄成
学生
倭汉直福因
奈罗译语惠明
高向汉人玄理
新汉人大圀
学问僧
新汉人日文(即僧旻
南渊请安
入隋留学。隋使裴世清归国《日本书纪》
《 隋书·倭国传》
4 ?610年 ?《隋书·炀帝纪》
5614年615年犬上御田锹
矢田部造
百济使者同至隋朝《日本书纪》

参看

参考资料

  1. ベン・アミー・シロニー(着) Ben‐Ami Shillony(原着)『母なる天皇―女性的君主制の过去・现在・未来』大谷坚志郎 (翻訳)、79页。 (第2章5『日本で最初の「天皇」』)。
  2. 石井正敏他(编) 2011, p. 35、森公章「朝鲜三国の动乱と倭国」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