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绰
生平
道绰法师十四岁出家,学习《大涅盘经》,宣讲二十四遍。后师从彗瓒禅师,学习禅法。他居住在汾州石壁谷玄中寺时,因为阅读寺中的碑文,了解昙鸾大师的生平及思想,大为钦服,于隋大业五年(609年)后开始专修净土[2]。
道绰大力提倡持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法门[3]。平日无事便西向禅坐,口念佛号,一日以七万诵为限[4]。他甚至发明了念珠,以木栾子串在一起,方便计算念佛数量[5]。
道绰以《观无量寿经》作为根本,曾经宣讲过二百余次的《观无量寿经》。
贞观19年(645年)四月17日,在玄中寺过世,年八十四[6]。
思想及影响
道绰大师私承鸾祖法脉,继往开来,将佛陀教法归结为两种胜法:一圣道门,二净土门。如是分判,在理论系统上确立了净土宗的地位。
著作
着《安乐集》二卷,系继承龙树菩萨,昙鸾大师之自力难行、他力易行的思想,进而分判佛教为圣道门与净土门,而劝人舍圣道门归净土门[7]。
注释
- 陈探宇着. .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3.06: 93. ISBN 978-7-5047-4541-5.
- 唐迦才《净土论》卷下:「即舍讲说,修净土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礼拜供养,相续无间。」
- 《续高僧传》:「劝人念弥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而为数量。每一称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积数百万斛者。并以事邀结。令摄虑静缘。道俗响其绥导。望风而成习矣」
- 《续高僧传》:「才有余暇,口诵佛名,日以七万为限。」
- 《续高僧传》:「又年常自业穿诸木栾子以为数法。遗诸四众教其称念。」
- 刘成有,伊岚,吴小丽着. .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5.10: 150. ISBN 978-7-5162-0974-5.
- (唐)善导,(唐)法照,(唐)少康着;张景岗编校. .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3.10: 415. ISBN 978-7-5108-193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