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
跑路源自于台语走路(台罗:tsáu-lōo;粤语称之为走佬、趯佬或着草),泛指因躲债或躲避仇家,而连夜潜逃的逃亡行为。但由于债主、仇家或黑道常经由户籍相关数据追查跑路者的下落,跑路者须有抛弃一切身份、与亲友间断绝联系的心理准备。基本上,大多数的人都不需要跑路,通常可经由既有的法律途径解决。
中国大陆的用法
在2020年左右,中国大陆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跑路」的用法,由于台湾和中国大陆两地流行词的时间差,中国大陆地区可能是受到台湾的影响。台湾的用法里,跑路是结合了离开跟躲藏的意思[1],而中国大陆只有离开的意思,这是两地使用意思的主要不同,比如中国大陆的流行词「提桶跑路」就是大批劳工失业、被资遣,只能拿一个大水桶装家当露宿街头,并没有躲起来的意思[2]。
夜逃屋
日本称跑路为「夜逃」(),当地有专门协助人们快速搬家的行业「夜逃屋」()。但为避免行踪曝光,搬家不一定会在晚上进行,而是由夜逃屋的工作人员先进行勘查后决定适合的搬家时间。若搬家时间过长,也会有被发现的危险,因此通常不到2小时就可将贵重财物打包上车,但收费较一般搬家公司贵上数倍[3]。
相关作品
- 夜逃屋本舖
注释
- . ETtoday新闻云. 2017-05-17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中文(台湾)).
- 惨!劳工被资遣、睡马路...中国现大量「提桶跑路」乱象
- 金融海啸夜逃屋大复活- 国际- 自由时报电子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