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蚤

猫蚤学名Ctenocephalides felis),亦称猫栉头蚤,是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一种跳蚤。以其主要宿主为家猫而得名。

猫蚤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蚤目 Siphonaptera
科: 蚤科 Pulicidae
属: 栉头蚤属 Ctenocephalides
种:
猫蚤 C. felis
二名法
Ctenocephalides felis
(Bouché, 1835)

描述

幼体,可以看到摄入的血液
猫毛中的猫蚤排泄物

猫蚤是栉头蚤属的一种小型跳蚤,成年个体长度为1.5—4(0.059—0.157英寸),通常为红褐色,有口器以吸食血液。其身体扁平,因此不容易发现。它们可能起源于非洲,现在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也是科学研究最常用的跳蚤之一。[2]

猫蚤的主要宿主是家猫,且小猫一般比老猫身上的跳蚤更多[2],它们也是身上的一种主要跳蚤。此外,猫蚤也可以在其他的食肉动物杂食动物身上存活[2]。人类有时也会被猫蚤叮咬,但不会被大量寄生[2]

和其他跳蚤一样,猫蚤有四个生命周期,分别是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虫在繁殖前必以血液为食[3][4]。其卵外表干燥,呈奶油白色,长度为0.5(0.020英寸),需要3周左右孵化。幼虫有13节,无足、眼,使用刚毛移动,以成虫的粪便为食。身体是透明的白色。头鞘发达,有口器。成熟的幼虫体长是成虫的两倍,3—5.2(0.12—0.20英寸),1至2周后会变成蛹,并使用各种碎屑伪装自己。4至14周后变成成虫。猫蚤偏好生活在27—32 °C(81—90 °F)、相对湿度在75-92%的环境里,正常情况下一只猫蚤即使没有寄主,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数周[2]

发育与生殖

猫蚤虽然为世界分布种且具医学重要性,然而却一直不明了其生殖行为,这是因为猫蚤成虫为永久寄生型昆虫,其交配行为发生于猫狗身上,而当研究人员要观察猫蚤时,一定会将毛拨开,如此就易惊扰猫蚤而中断其交配,故尚未有人观察纪录过猫蚤之完整交配行为。

在四月份期间,猫蚤从卵至羽化为成虫的时间大约需要3星期,故1个月后也就是5月份,不论是猫或狗之猫蚤指数均达高峰。徐(2000)指出猫蚤幼虫如只取食成蚤吸血后所排出的之血便,幼虫的羽化率并不高,若于食物中添加无法孵化的蚤卵便可明显的提高羽化率,可见在自然界中,不仅处女雌蚤会产无效卵(Zakson-Aiken et. al. 1996),已经交配的雌猫蚤产无效卵也并不是一种演化上的缺失,而是充当幼虫的食物(trophical eggs)用以补血液在某些营养上的不足。

Hsu and Wu (2000b)发现猫蚤的交配行为与其他蚤类不同,其交配时间从数分钟至2.5小时,且雄蚤一定要先吸血后才能与雌蚤交配。

Dean and Meola (1997)指出雄猫蚤在吸血前,其副睾是呈阻塞的,唯有在吸血后副睾表皮细胞才会呈扁平状,如此才能输出睾丸中之精子。

Hsu and Wu (2000b)指出在进行交配时,雄蚤以其前二对足的爪抓住雌蚤的后二对足,这是在蚤类的交配行为中首次发现的现象。雄猫蚤在刚交配时会从触角窝中伸出触角接触雌蚤的腹部,此现象与其他蚤类相同,但是当雄猫蚤之阴茎插入雌蚤后,触角即刻缩回触角窝中,此与其他蚤类的交配行为有所不同。

雄蚤的阴茎末端有一类似沟渠的构造,由于雌蚤为多次交配,故在阴茎上发现此构造,可做以下怀疑,雄虫在交配时除借由阴茎将精子输入受精囊外,并可能会将前一位交配者的精子移除。

影响

除非宿主有跳蚤过敏性皮肤炎,少量的猫蚤并不会对猫或狗产生严重危害。不过猫蚤可以传播其他寄生虫和疾病,例如巴尔通氏体属Bartonella)生物、鼠型斑疹伤寒等给其宿主,甚至人类有时也会被传染。如果被宿主吞下,它们也会传染犬复孔绦虫。此外还发现猫蚤携带有莱姆病的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但尚不清楚是否会传播。[5][6]

防治

猫蚤偏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这种气候中的猫蚤更容易繁殖也更难杀灭。为了防止猫狗不感染猫蚤,平时要限制其出入肮脏狭窄的地方,并定期洗澡,清理其住所。[2]

一旦猫蚤等跳蚤在宿主身上存活超过三分之四个生命周期,单纯除去寄主身上的跳蚤的方法便不会完全奏效。这时还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除虫处理,以防再次被传染。[7]

氯芬奴隆吡虫啉氟虫腈西维因苄呋菊脂甲氧滴滴涕马拉硫磷等物质可以用来杀灭猫蚤[2]。除喷洒杀虫药剂外,除蚤项圈也可用来为猫狗除去猫蚤,但是曾有使用猫蚤项圈导致猫狗中毒的案例。[8]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wildcat species accou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UCN 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Cat Specialist Group
  2. .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2008-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8).
  3. Flea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G. Koehler and F. M. Oi. Printed July 1993, revised February 2003. Provided by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4. What is the Life Cycle of the Fle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rosby, J.T. Accessed 6 August 2012
  5. Am J Trop Med Hyg. 1991 May;44(5):469-74
  6. Infestation with the cat fles, 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 (Siphonaptera: Pulicidae) among students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hong Chin Heo, PubMed
  7. Controlling Flea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Texas A&M University
  8. 灭蚤项圈引起猫中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国兽医科技》,1999年第10期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猫蚤

治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