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

谢景(?年—3世纪,字叔发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在太守任内有政绩,官吏百姓都称赞他,认为前有顾劭,再来就是谢景。几年后,谢景在任内去世。[1]

生平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立长子孙登为皇太子,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翼正都尉,这就是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人为宾客,此时东宫人才济济。[2]

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登去世,谢景当时为豫章太守,过于悲伤,于是弃职前来奔丧,又上表弹劾自己。孙权说:「您随太子一同治政,所以和其他官员不同。」便派使者慰劳谢景,让谢景恢复原来职位并将谢景打发回豫章。追孙登为「宣太子」。[3]

思想

评价

  • 曾被胡综推重「凝辨宏达,言能释结」,后来被羊衜反驳「叔发辨而浮」。

参考数据

  1. 三国志·孙登传》:谢景者字叔发。南阳宛人。在郡有治迹,吏民称之,以为前有顾劭,其次即景。数年卒官。
  2. 三国志·孙登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3. 三国志·孙登传》:是岁,赤乌四年也。谢景时为豫章太守,不胜哀情,弃官奔赴,拜表自劾。权曰:"君与太子从事,异于他吏。"使中使慰劳,听复本职,发遣还郡。谥登曰宣太子。
  4. 三国志·陆逊传》:「南阳谢景善刘廙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于刑乆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