裲裆
中国
裲裆如同“马甲”,是一种类似于坎肩或背心的服式[1]。目前关于“裲裆”一词的最早记载可见于东汉时期刘熙的《释名》,当中曾提到“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由此可知裲裆类服饰的基本特点,即由前胸和后背两片罩衣组成。裲裆的前后两个衣片一般在肩部通过带子或扣子连接起来。
裲裆可分为“裲裆铠”或“裲裆衫”,前者是一种铠甲[2],而后者则是一种衣衫[3]。二者在大致结构上大同小异,主要区别是制作材料。
裲裆衫在南北朝时代民族融合的背景下左、右衽皆有之。其设计一般长至膝上,宽袖直领,穿着时左右两臂均露在外面[3]。在出土的陶俑中便有不少身着裲裆衫,腰系革带,下穿大口裤的官吏形象。除此之外,也可见到妇女身穿裲裆衫的出土实物和文献记录[4][5]。
日本
裲裆(日语:)原为武士门第妇女穿的礼服;妓院区只有头等妓女才能穿[7]。
参考文献
- . www.zgbk.com. [202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 . sohu.com. 2020-09-12 [202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中文).
- 李来玉. . 中国考古网. 2015-11-16 [202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中文).
- 《晋书·五行志》:“至元康末,妇人出两裆,加乎交领之上,此内出外也。
- . www.thepaper.cn. [202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 《北齐书》:“百僚咸从,休之衣两裆甲,手持白棓。”
- 樋口一叶; 陈冠贵(译者). . 红通通文化出版社. : 15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