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褂
历史
相传广东女性穿龙凤裙褂出嫁的习俗是源于明朝首辅梁储之女。相传明武宗登基时年纪尚幼,由原为太子洗马的梁储辅政,深得明武宗尊敬,于是在梁储女儿出嫁时,赐她穿绣上皇室专用的龙凤图案的裙褂作为婚服,自此成为广东特有的新娘服[1]。
在香港,裙褂在1950年代以前流行「红裙黑褂」,褂衣较为宽长,刺绣的图案也比较简单。约1940至1950年代起,开始流行「红裙红褂」,褂衣也逐渐变得短窄,袖子长度也变短。传统上,香港的绣庄会提供订造和出租裙褂服务,但现多只提供裙褂出租,较少为客人度身订造[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香港的中式裙褂业最兴盛的时期,其后传统裙褂逐渐被年轻人视为“落伍”,一度式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潮升温,传统中式裙褂方才再次兴起[3]。
穿着龙凤裙褂是广东及香港一带婚嫁的传统风俗[4],福建一带也有流行[5][6]。中国北方地区原本较为少见,但2010年代以来也开始逐渐增多[4]。台湾也有人致力于裙褂的推广[7][8]。
制作
传统上,裙褂裁缝会先为客人度身,然后按照客人要求确定裙褂上的刺绣图案。一套裙褂共由九幅布组成,上衣分为前襟两幅、后幅和两个手袖,共五幅,裙子则分为前后左右共四幅。根据图案的复杂程度、采用物料的不同,一套裙褂通常需要两、三个月以上才能完成。刺绣过程须由同一位师傅完成,以确保手工一致。绣花完成后的绣花片经过剪裁、缝合,便可形成一套完整的裙褂[2]。
形制
按照衣服上的金银线刺绣密度的不同,裙褂可以分为褂皇、褂后、五福和小五福等,另外还有珠石褂、线石褂和花褂等形制。裙褂上,除龙凤图案外,也有以胶珠、胶片、水晶石等镶成牡丹、蝠鼠、蝴蝶等各式吉祥图案的[2]。传统的裙褂刺绣图案以龙凤、蝙蝠、牡丹、连理枝等为主,现也有石榴、玫瑰、锦鲤等图案的应用[9]。
裙褂早期主要是宽袍大袖,以符合人们对新娘健壮能生养的希望,现代裙褂则多为修身款式,以展现新娘苗条的身材[3]。
保护
“裙褂制作技艺”作为“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的一部分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
2015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广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花都区申报的“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属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为“VIII-21”[11]。2015年,“小茹裙褂”被评为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2017年,“小茹裙褂”被评为广州市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2]。2021年10月,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入选《广州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3]。2022年5月,广东省公布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州市花都区申报的“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作为扩展项目被公布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属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为“VIII-112”[14]。
参考
- . [2015-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4).
-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2022-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 . 新华网. 2022-11-06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 . 中国新闻网.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 台海网.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 人民网-时尚频道. 2016-05-12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汪玮琪. . tw.news.yahoo.com. 2018-07-17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8) (中文(台湾)).
- . 文化银行. 2018-09-25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中文(台湾)).
- . 信息时报.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 非遗办事处. [2022-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 .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23-01-01].
- . CFW服装设计网.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 新快网-新快报.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周凯欣. . 香港01. 2018-08-24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外部链接
-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