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

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SpaceX研發的私人出資发射载具,最初設計目的為實現行星际运输系统至火星及其他太陽系目的地之任務,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的設計工作已於2012年展開,而首次飛行不早於2020年代。[1]

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
ITS launch vehicle
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助推器垂直降落於發射台想像圖
用途火星殖民
制造者SpaceX
制造国家 美國
项目成本100億美元(before generation of positive cash flow, 2016 estimate)[1][2]
单次发射费用$6200萬美元 (2016年估計)
外型及质量参数
高度122米(400英尺)
直径12米(39英尺) 火箭助推器
宽度17米(56英尺) 太空船或燃料艙
质量10,500 t(23,100,000磅)[3]
2
近地轨道有效载荷
质量300 t(660,000磅) 可回收
550 t(1,210,000磅) 一次性[3]
至火星有效载荷
质量450 t(990,000磅)[3] 地心轨道加注燃料
发射历史
研發中
发射场
第一節 – ITS助推器
高度77.5米(254英尺)
直径12米(39英尺)
空重275 t(606,000磅)[3]
总重6,975 t(15,377,000磅)[3]
42 猛禽火箭發動機 (海平面版本)
推力128 MN(29×10^6 lbf) 海平面
138 MN(31×10^6 lbf) 真空[3]
334 s(3.28 km/s) 海平面[3]
燃料次冷度甲烷 / 液氧
第二節 – 行星際太空船
高度49.5米(162英尺)
宽度17米(56英尺)
空重150 t(330,000磅)[3]
总重2,100 t(4,600,000磅)[3]
9 猛禽火箭發動機
(6真空版,3海平面版)[3]
推力31 MN(7.0×10^6 lbf) 真空[3]
382 s(3.75 km/s) 真空,6發動機
361 s(3.54 km/s) 真空,3發動機[3]
燃料次冷度甲烷 / 液氧
第二節 – ITS燃料艙
高度49.5米(162英尺)
宽度17米(56英尺)
空重90 t(200,000磅)[3]
总重2,590 t(5,710,000磅)[3]
9 猛禽火箭發動機
(6真空版,3海平面版)
推力31 MN(7.0×10^6 lbf) 真空
382 s(3.75 km/s) 真空,6發動機
361 s(3.54 km/s) 真空,3發動機[3]
燃料次冷度甲烷 / 液氧

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為兩節式火箭,第一節搭載42部猛禽火箭發動機,該發動機由SpaceX設計及製造,以次冷度甲烷/液氧燃料,該種推進劑仍未被廣泛使用,如同先前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設計,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第一節採可回收模式,发射载具於每次發射後垂直降落,而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能夠完全回收,包括第二節及太空飛船,運載能力屬於超重型運載火箭級別,回收版本近地轨道運載能力約300公噸(660,000英磅)一次性版本約550公噸(1,210,000英磅)[3]

經濟考量

開發及製造新型兩節式運載火箭至今仍由SpaceX私人出資,整個計畫需透過降低發射成本始能實現。[4]伊隆·马斯克並不預期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獲得行星際運輸系統相關合約,但如有合約,有利於計畫發展。[5]

行星際運輸系統運載火箭面臨其他超重型運載火箭的競爭,美國聯邦政府進行開發的太空發射系統(SLS),預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70至130公噸(150,000至290,000英磅)[6][7]蓝色起源於2016年9月發布新格倫運載火箭[8]新格倫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4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為13噸。[9]

參見

參考文獻

  1. Foust, Jeff. . SpaceNews. 2016-09-27 [2016-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8). Musk stated it’s possible that the first spaceship would be ready for tests in four years, with the booster ready a few years after that, but he shied away from exact schedules in his presentation. 'We’re kind of being intentionally fuzzy about the timeline,' he said. 'We’re going to try and make as much progress as we can with a very constrained budget.'
  2. Elon Musk. (video). IAC67, Guadalajara, Mexico: SpaceX. 27 September 2016 [3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
  3. (PDF). SpaceX. 2016-09-27 [2016-09-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9-28).
  4. Bergin, Chris. . NASASpaceFlight.com. 2016-09-27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5. . [201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6. Bergin, Chris. . NASAspaceflight.com. 2014-08-29 [201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6).
  7. . 12 January 2016 [14 Jan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4). Also notable – though understandably not referenced at the KSC meeting – is SpaceX’s plan to have its BFR – a reusable booster with the power of two Saturn Vs – already up and running by the 2020s, ahead of MCT (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 missions.
  8. Leahy, Bart. . Spaceflight Insider. 12 September 2016 [9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9. Foust, Jeff. . Space News. March 7, 2017 [201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