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师辙
蒋师辙(1847年—1904年),字绍由,一字少颖,号遯庵,亦号颍香,江苏上元人[1]。着有《青溪诗选》三卷、《青溪词钞》等,修《临胊县志》、《鹿邑县志》、《江苏水利全书》、《江苏海塘志》等书,并曾因受台湾巡抚邵友濂之邀来到台湾,着《台游日记》一书记录此行[1]。
生平
蒋师辙年少即有才气,与其兄师轼(幼瞻)并称「金陵二蒋」[1]。同治十二年(1873年)选拔贡,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顺天乡试副榜[1]。光绪十八年(1892年)台湾巡抚邵友濂听闻其名声,遂请他来台,而蒋师辙刚到台湾(1892年4月16日抵台),适逢台南举行考试,他即被委以襄校一职[1]。不久后邵友濂计划筹修通志,便聘蒋为总纂,然而因为与志局总调台北知府陈文𫘧不合,且迟未能开局正式修志、希望能阅览的书籍又未取得,萌生去意,遂在该年八月二十一日(1892年10月11日)乘「斯美」轮内渡离台,并着有《台游日记》四卷记录此行所闻[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被任为安徽知州,次年署寿州,再次年移凤阳,二十八年(1902年)调桐城,二十九年(1903年)授无为州知州,他在任官之处皆留下不错的名声[1]。
![]() |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
参考来源
- . 台湾记忆. [201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