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

蓑衣袯襫[1]是在江南台湾越南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农村一种广泛使用的雨具。主要由棕榈的纤维做成,或以禾本科植物如葭菼(山茅草)或香附[2]制作。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以雨衣取代其功能。台湾使用山棕(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 纤维制作蓑衣称为棕蓑

蓑衣
棕蓑

参见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蓑衣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1. 《国语·齐语》:「首戴茅蒲,身衣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广韵》:「袯襫蓑雨衣也。」;《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袯襫是农夫之雨具。」
  2.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释草》云:台,一名夫须。陆玑疏云:旧说夫须,莎草也,可为蓑笠。都人士云台笠缁撮。传云台所以御雨是也。〈大全〉《本草》曰:其实名香附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