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求
《蒙求》是中国古代儿童识字课本,唐代李翰撰,又称“李氏蒙求”[1]。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蒙求 |
后来人们纷纷摹仿,产生了众多的都以“蒙求”为名的读物,大批蒙书都采用《蒙求》的编法和名称,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十七史蒙求》、《南北史蒙求》、《三国蒙求》、《唐蒙求》、《宋蒙求》等等,于是“蒙求”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一种体裁[2][3]。
《蒙求》书名取《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总计2384字,内容多历史人物故事,编为四言对偶韵语。《蒙求》浅显易懂,故事如“女娲补天”、“长房缩地”、“杜康造酒”、“蔡伦造纸”、“王商止讹”、“西门投巫”、“孙敬闭户”、“屈原泽畔”、“绿珠坠楼”等生动有趣,由是大受欢迎,后人多加摹仿,陆续出现的各种《蒙求》和同类读物,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历代蒙求》、《名物蒙求》、《十七史蒙求》等等。宋代徐子光有《蒙求》补注。
后人程端礼把李氏《蒙求》与《千字文》相提并论。
参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