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雍

范雍981年—1046年),字伯纯[1]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夏人称颂范仲淹的歌谣,「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称范雍为大范老子。其子范宗杰、孙范子奇及曾孙范坦与范雍均为北宋官员,而其子范宗杰先于范雍过身。

世家太原(今属山西),祖葬河南,故称河南人。真宗咸平初年进士。咸平三年(1000年),补洛阳主簿。历兵部员外郎、户部副使、度支副使、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陕西转运使。天圣四年(1026年)拜右谏议大夫。明道二年(1033年)罢知陕州[2]。宝元二年(1039年),以资政殿学士、吏部侍郎为振武军节度使。庆历六年(1046年)卒。着有《明道集》三十卷、后集十卷,《弥纶集》十卷。

范雍为后蜀宰相范仁恕之后人。[3]

注释

  1. 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五作伯淳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卷一○六、卷一○八、卷一一二
  3. 《后山谈丛‧卷五》:「王师初伐蜀,李昊、范仁恕劝后主不拒而降,不听。雍则仁恕之后也。」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宋史/卷28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