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禹偁
范禹偁(?—?),九陇(大既今四川省)人[1],曾跟随母姓名叫张谔[2]。后蜀翰林学士、简州刺史[3]。其父范虔为衙门史官[4],范雎、范增之后裔[5][6]。
范禹偁少年时放荡不羁,好斗鸡走狗赌博玩乐,直至有一次有一道士对范禹偁称,范禹偁骨法异常乃国家名器为何不读书,若读书,他日必中状元及大富大贵,另外还有另一条件是需要改名。自此之后范禹偁跟随母姓名叫张谔及入丹景山(当时丹景山为读书修学之地,三国蜀汉蜀后主刘禅亦在丹景山读书修学)跟从老师苦学。[7][8]
当时,范禹偁所在的后蜀并不设科场,所以他唯有前往后唐首都洛阳考试,并在长兴二年(即公元931年)(另有一说为天成年间(即公元926年四月至930年二月))于考功司卢华下考录功名。成为及第之后范禹偁恢复旧名,及被后蜀皇帝后蜀高祖孟知祥委派为蒙阳县令、监察御史,及后更成为礼部侍郎[9]、翰林学士、简州刺史。[10][11]
参考文献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十国春秋/卷053 |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蜀梼杌/卷下 |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分门古今类事 |
- 《蜀梼杌·卷下》:「九陇人。」
- 《蜀梼杌·卷下》:「随母改适张氏,因冒姓张名谔。」
- 《蜀梼杌·卷下》:「以翰林学士范禹偁兼简州刺史。」
- 《蜀梼杌·卷下》:「父虔为衙史。」
- 《蜀梼杌·卷下》:「复作范睢之裔。」
- 《分门古今类事》:「原是范増之裔。」
- 《蜀梼杌·卷下》:「禹偁少落拓,鬭鸡走狗,随母改适张氏,因冒姓张名谔。有道士谓曰:「子骨法异常,若读书,他日必大贵。」遂入丹景山,从师苦学。」
- 《分门古今类事》:「忽有一道士访之曰子国家名器也何不读书以取禄位须是改易姓名必及第矣候至戌年后归本姓善自保爱问其名曰我安法尚也既出门失所在范感其异因入丹景山读书乃改姓张旧名锷改禹偁。」
- 《分门古今类事》:「孟蜀礼部侍郎范禹偁。」
- 《蜀梼杌·卷下》:「天成中登第,始复姓。上郡守启曰:「昔年上第,误标张禄之名;今日故园,复作范睢之裔。」知祥以为蒙阳令,召入侍太子。」
- 《分门古今类事》:「蜀无科塲遂吏书入洛长兴二年于考功卢华下及第归蜀授监察御史果于戌年复归旧姓上蜀丞相状云昔遇至人令易本姓徃年金牓误题张禄之名今日玉除原是范増之裔禹偁后终于翰林学士诗话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