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集体农庄
苏联集体农庄(俄语:,IPA:[kɐlˈxos] ( ⓘ))是苏联的一種集體農場,苏联集体农庄和國營農場(俄语:)都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出現的蘇聯農業形式,苏联集体农庄及國營農場。

1931年的宣传海报:“集体农庄的庄员们,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将有助于实现布尔什维克第二个春天的计划!”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一间集体农庄中的棉花种植者,摄于1938年
1920年代在巡迴的宣傳者影響之下,開始出許多自發性的集體農場。一開始的集體農場是傳統俄羅斯村社的現代版,廣泛的「農業組織」(zemledel' cheskaya artel),土地聯合耕地協會(簡稱TOZ),最後才形成苏联集体农庄。十月革命後前十五年的農業漸漸變成集体农庄,而在1928年開始的苏联农业集体化運動中演變成「暴力衝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