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角龙属

花脸角龙属名Hualianceratops)是植食性角龙类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大约1.6亿年前晚侏罗世中国西部。唯一种五彩湾花脸角龙H. wucaiwanensis)描述于2015年。[1][2]其体型与西班牙猎犬相当。[3]

花脸角龙属
化石时期:晚侏罗世
颅骨重建,保存部位呈灰色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角龍亞目 Ceratopsia
科: 朝阳龙科 Chaoyangsauridae
属: 花脸角龙属 Hualianceratops
Han et al., 2015
模式種
五彩湾花脸角龙
Hualianceratops wucaiwanensis

Han et al., 2015

发现

复原图(Levi与Daniel Izaguirre,2017年)
颌骨及颧骨

200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一支考察队在新疆五彩湾地区发现一具小型恐龙骨骼。化石由Xiang Lishi、Yu Tao及Ding Xiaoqing制备。[1]

2015年,模式种五彩湾花脸角龙(Hualianceratops wucaiwanensis)由韩凤禄、凯瑟琳·弗斯特(Catherine A. Forster)、詹姆斯·克拉克(James M. Clark)和徐星等人描述并命名。属名组合中文词“花脸”(指该恐龙颌骨上的装饰物)及希腊语ceratops(意为“有角面孔”,是角龙类名称的常用后缀),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五彩湾。该物种是在电子出版物PLoS ONE上命名,因此规定属和种的生命科学标识符分别为D96319BA-6380-47D6-9512-5BDA15221A00及DEEB3095-CB69-47CD-91FC-2D01D9F429D5。[1]本属是2015年在开放获取或免费阅读期刊上描述的18个恐龙分类群之一。[4]

正模标本IVPP V18641发现于牛津阶石树沟组的一层中,由包含颅骨及下颌在内的部分骨骼组成。主要保存了头部后侧、几块骶椎、右后腿下段、左胫骨及部分左脚。[1]

描述

花脸角龙是种长约四英尺的小型恐龙,颅骨长度估计为25厘米。[1]

2015年公布了几项鉴别特征,其中5项为自衍征(独特衍生特征)。颧骨后枝在颞下窗开口下方延伸,且具有指向斜上及后方的独特突起。方骨非常坚固,具有和方轭骨接触的扩张面。方骨前缘在此面上方横向扩张。方骨下缘附近有一独特缺口。下颌齿骨又深又短。[1]

此外还指出一种独特的特征组合,而这些特征本身并不独特。齿骨外表面具有明显的粗糙装饰,与朝阳龙隐龙不同,但与宣化角龙相似。颞下窗下方的颧骨枝横向扩张,与隐龙不同,但与朝阳龙相似。方轭骨下侧有与颧骨后枝接触的沟槽,与宣化角龙不同,但与朝阳龙和隐龙相似。[1]

上颌至少有九颗牙齿,齿骨至少有七颗。[1]

种系发生学

花脸角龙于2015年归入朝阳龙科,但与该演化支其它成员的关系尚未确定。[1]

参见

  • 角龙类研究历史

参考资料

  1. Han, Fenglu; Forster, Catherine A.; Clark, James M.; Xu, Xing. . PLOS One. 9 December 2015, 10 (12): e0143369. Bibcode:2015PLoSO..1043369H. PMC 4674058可免费查阅. PMID 26649770. doi:10.1371/journal.pone.0143369可免费查阅.
  2. Bhanoo, Sindya A. . The New York Times. 11 December 2015 [11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2).
  3. . The Daily Telegraph. Reuters. 10 December 2015 [12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4. . PLOS Paleo.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